事关凌汛要知道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4-03-14 15:36
来源:

今年黄河首凌日期为何比常年偏早?
今年11月14日8时,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流凌密度10%,首凌日期较常年偏早6天,为2001年以来最早。
为什么今年首凌日期比常年偏早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流凌。
入冬以后,随着温度逐渐降低,受水体过冷却和水流紊动的共同影响,形成的冰在水面或水体随水流动的现象称为流凌。首凌日期,是指河道的局部河段或断面首次出现流凌的日期。
黄河宁蒙河段多年平均首凌日期为11月20日。流凌的产生主要受气温影响,今年11月9日至13日,影响内蒙古河段的冷空气过程强度偏强,持续时间偏长,气温下降明显。托克托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达零下11摄氏度至零下14摄氏度,累计负气温达零下30摄氏度以上。因此,近期气温偏低是导致今年黄河流凌较常年偏早的主要原因。
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对黄河凌汛有啥影响?
厄尔尼诺,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并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的一种气候现象。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厄尔尼诺事件对黄河凌汛有啥影响呢?
一般厄尔尼诺年份,会导致东亚冬季风减弱,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冬季气温容易偏高,出现暖冬的机率较大。根据资料统计,厄尔尼诺年黄河宁蒙河段凌汛期(11月至次年3月),气温总体偏高,波动明显,阶段性强冷空气活跃,增大了对黄河流域尤其是内蒙古河段凌汛预测预报的不确定性,就像今年黄河内蒙古河段首次流凌的日期较常年偏早了6天,为2001年以来最早。在厄尔尼诺年,内蒙古河段封、开河期气温变化较大,均易导致出现复杂的凌情形势。
编辑:关景匀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