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黄河水闸工程管理标准(试行)

黄河水闸工程管理标准(试行)

【字体:      】     打印      2007-02-02 09:11      来源: 黄河报·黄河网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黄河水闸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完整,改善工程面貌,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利部《水闸技术管理规程》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及其考核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黄委管辖的黄河干流、沁河、大清河和东平湖、北金堤滞洪区及南、北展宽区堤上的水闸工程。

  第三条黄河水闸工程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水工建筑物

  第四条  基础处理及铺盖

  4.1 闸基础防渗措施完好,无破坏性渗漏。

  4.2混凝土铺盖无破损、侵蚀、露筋、钢筋腐蚀和冻融损坏等;浆砌石铺盖无松动、破损、勾缝脱落和冻融损坏等;粘土铺盖无不均匀沉陷、冲蚀等。

  第五条  闸室

  5.1 闸墩、胸墙、闸底板、涵洞等混凝土结构完整, 无渗漏、腐蚀、剥落、冻融损坏、露筋、钢筋锈蚀及超过规定的裂缝、炭化等现象;浆砌石牢固平顺,整洁美观,无松动、勾缝脱落、破损、塌陷、隆起、底部淘空和垫层流失,表面无杂草、杂物等。

  5.2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荷载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无破损、断裂、露筋、钢筋腐蚀及超过规定的裂缝、炭化等现象;桥面整洁、平整,排水设施良好。

  5.3闸墩、底板、涵洞永久缝完好,无错动及渗漏,止水无损坏、充填物无老化脱落现象;沥青井经常保养,并按规定加热、补灌沥青。

  第六条  消能防冲工程

  6.1消能防冲工程混凝土无破损、空蚀、侵蚀、露筋、钢筋腐蚀和冻融损坏等;浆砌石无变形、松动、破损、勾缝脱落等。

  6.2 排水孔无淤塞,井口完好、排水通畅。

  第七条  两岸连接工程

  7.1岸墙及上、下游翼墙混凝土无破损、渗漏、侵蚀、露筋、钢筋腐蚀和冻融损坏等;浆砌石无变形、松动、破损、勾缝脱落等;干砌石工程保持砌体完好、砌缝紧密,无松动、塌陷、隆起、底部淘空和垫层流失。

  7.2上、下游翼墙与边墩间的永久缝及止水完好、无渗漏;沥青井经常保养,并按规定加热、补灌沥青;上游翼墙与铺盖之间的止水完好;下游翼墙排水管无淤塞,排水通畅。

  7.3 上、下游岸坡及围堰符合设计要求,顶平坡顺,无冲沟、坍塌;上、下游堤岸排水设施完好;硬化路面无破损。

  7.4 渠道

  (1)上、下游衬砌渠道的护底和护坡平顺整洁,砌块完好、砌缝紧密,无勾缝脱落、松动、塌陷、隆起、底部淘空和垫层流失。

  (2)渠道两侧渠堤顶面平整,宽度一致,排水良好,无塌陷、裂缝;堤肩线直弧圆,平顺规整。

  7.5 堤防

  (1)水闸与堤防结合完好,无开裂和绕渗破坏;箱涵式水闸的堤顶高程、宽度符合设计标准,高程误差为0-5 cm,宽度误差为0-10 cm。

  (2)堤坡符合设计坡度,坡面平顺规整,断面凸凹小于5cm,堤脚线明显清晰、线直弧圆;堤坡种植草皮防护,修剪整齐,高度不超过10cm,覆盖率不小于98%;无残缺、水沟、浪窝、塌陷、洞穴、裂缝、杂物、杂草,无违章垦植及取土现象。

  (4)护堤地地面平整,每10m长度范围内凸凹不大于10cm;边界明确,护堤地外边界修筑纵向边埂,并埋设边界桩;边埂顶宽0.4m,高0.5m,内坡1:1,外坡1:2,规整平顺;护堤地植树株行距2m×2m,树株生长旺盛,存活率不小于90%;无侵占、坑塘、高秆杂草等。

第三章 闸门和机电设备

  第八条  闸门

  8.1闸门门叶清洁,无水生物、杂草和污物附着,门体上的落水孔保持畅通,梁系框格内无积水。

  8.2闸门面板及主要构件无明显的局部变形、裂纹或断裂,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防腐涂膜无破损、裂纹、生锈、鼓包、脱落等现象。

  8.3闸门各部位的紧固部件无松动和损坏;所有运转部位润滑完好、油路通畅、油量适中、油质合格。

  8.4闸门滑块或主轮无破损、裂纹、老化;闸门运行时无偏斜、卡阻现象,部分开启时振动无异常。

  8.5牺牲阳极与闸门的固定及短路连接保持良好,牺牲阳极工作面清洁,无油漆、油污。

  8.6闸门止水完好,无破损、老化,设计水头下每米长度渗漏量不大于0.2L/s,止水橡皮适时调整,门后无水流散射现象。

  8.7闸门埋件防腐涂层无脱落,埋件的二期混凝土无破损小孔洞。

  第九条  启闭机

  9.1 卷扬启闭机

  (1)启闭机金属结构表面卫生清洁,无铁锈、氧化皮、焊渣、油污、灰尘、锈迹及掉漆。

  (2)启闭机的联接件保持紧固,无松动现象,维修采用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符合有关规定。

  (3)启闭机各传动部位润滑良好,黄油杯注满,定期加油;齿轮箱加注符合规范的齿轮油,并保持在油尺标线位置。

  (4)启闭机制动装置整洁、无污物,工作灵活、可靠,刹紧时无滑动、冒烟、噪音等现象,制动带与制动轮接触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75%。

  (5)启闭机机械限位装置运行可靠,动作准确。

  (6)启闭机齿轮箱各轴头、检查孔等无漏油、渗油现象。

  (7)启闭机各轴系、各箱体等的定位、同轴度、同心度等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8)启闭机运行时各机械部件均无冲击声和其它杂音。

  (9)启闭机金属结构有良好的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10)电动机工作时无异常响声,三相电流不平衡率在±10%以内,电动机绝缘电阻大于0.5MΩ。

  (11)启闭机钢丝绳经常涂抹防水油脂,定期清洗保养,无油污、锈蚀、断丝、硬弯、松股、缠绕等缺陷,钢丝绳在任何部位均不得与其他部件相摩擦,钢丝绳端部固定连接符合规定,端部固定压板无裂纹、变形等缺陷,压板数量不少于3个,连接强度不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

  (12)启闭机滑动轴承的轴瓦、轴颈无划痕或拉毛,轴与轴瓦配合间隙符合规定;滚动轴承的滚子及其配件无损伤、变形或严重磨损,各滑轮组转动灵活,轴承工作时无噪音、发热,轴承室注入占其80%容量的钙基油脂,滑轮磨损量不超过有关标准。

  (13)启闭机各指示仪表定期检验,指示正确。

  9.2螺杆式启闭机

  (1)启闭机金属结构表面卫生清洁,无油污、灰尘、铁锈、油漆脱落、焊渣、锈迹等。

  (2)启闭机各连接件保持紧固,无松动现象;维修采用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符合有关规定。

  (3)启闭机手摇部分转动灵活平稳、无卡阻现象,手、电两用设备电气闭锁装置安全可靠。

  (4)启闭机行程开关动作灵敏,高度指示器指示准确,电气设备无异常发热现象。

  (5)启闭机黄油杯注满钙基油脂,并每年更新一次。

  (6)启闭机机箱无漏油、渗油现象。

  (7)启闭机各轴系、各箱体等处的定位,同轴度、同心度等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8)启闭机运行时各机械部件均无冲击声和其它杂音。

  第十条  电动机

  电动机保持清洁,运转灵活,润滑良好,无尘土、污渍;电动机的外壳保持无尘、无污、无锈;接线盒有防潮设施,压线螺栓无松动;轴承润滑良好,无松动、磨损,轴承内的润滑脂保持填满空腔内1/2~1/3,油脂合格;绕组的绝缘电阻值应定期检测,无绝缘老化现象,小于0.5MΩ时,应干燥处理。

  第十一条  操作设备

  11.1开关箱应经常保持箱内整洁;设置在露天的开关箱应防雨、防潮。

  11.2各种开关、继电保护装置保持干净,触点良好,接头牢固。

  11.3主令控制器及限位装置保持定位准确可靠,触电无烧毛现象。

  11.4 保险丝按规定规格使用,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

  第十二条  输电线路

  12.1各种电力线路、电缆线路、照明线路无漏电、短路、断路、虚连等现象。

  12.2线路接头联结良好,铜、铝接头无锈蚀。

  12.3 架空线路畅通,无树障。

  12.4 一次回路、二次回路及导线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MΩ。

  第十三条  变压器、指示仪表维护和检验符合供电部门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电动机、操作设备、线路、电缆等接线相序正确,接地可靠。

  第十五条  自备发电机按有关规定定期维护、检修。

第四章  启闭机房和附属设施

  第十六条  启闭机房

  16.1启闭机房整洁卫生,美观大方;结构无损坏、裂缝和不均匀沉陷;内外装修层完好,无脱落、破损。

  16.2楼梯、墙壁、地面清洁,无破损、污渍,器物整洁、无杂物堆放。

  16.3 屋顶完好,无漏雨;门窗清洁完好,附件齐全,开关灵活,安全可靠,无锈蚀现象。

  16.4室内照明设施布局合理,灯具完好,安全可靠,应急照明系统保持完好。

  16.5消防设施齐全完好,位置明显,取用方便,无失效、过期现象。

  第十七条  避雷设施

  避雷器及其部件保持完好,接线牢固、接地可靠。

  第十八条  观测设施

  18.1水平、垂直位移等观测基点定期校测,表面清洁,无锈斑、缺损;基底混凝土或其他部位无损坏现象;观测基点有必要的保护设施,保护盖及螺栓润滑良好,开启方便,无锈蚀。

  18.2 沉陷点、测压管等观测设施完好,能够正常观测使用;各观测设施的标志、盖锁、围栅或观测房完好,整洁,美观;主要观测仪器、设备完好,并按规定进行检测。

  18.3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引水闸必须安装自动流量计,水量计量水表化,确保引水量实时监测与正常计量,流量误差不大于1%;农业用水的引水闸,上、下游必须安装自动水位计,水闸上、下游水位实行实时监测、纪录、入库,水位计保持良好,保证正常计量,流量误差不大于5%。

  18.4 水尺安装牢固,表面清洁,标尺数字清晰,无损坏,每年汛前进行校验。

  第十九条  安全监测和闸门运行远程监控

  监控设备清洁无尘,无短路、放电等故障出现;按规定现场校验检测仪表,保证其测量精度;监测和监控设备工作正常,数据准确,图象清晰;按规定保养云台及设备的防雷设施;监控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无关的事情。

  第二十条  标志标牌

  20.1水闸的管理范围上下游、左右侧边界每隔30米设立边界桩,界桩采用钢筋混凝土T型标准构件,构件大小180×15×15cm,60×15×15cm,埋深80cm,外露部分刷漆,红白相间,每色宽25cm,上白下红,内外各印水闸界桩4字。

  20.2水闸工程的醒目位置设立简介牌,可采用整体大理石构件,构件大小150×100×15cm,基座支撑,正面为水闸名称,背面书写工程简介。

  20.3机架桥、通讯塔、机电设备、观测井、水域、公路桥、堤岸等警告、警示标志齐全醒目。

  第五章 工程绿化

  第二十一条  庭院

  21.1庭院建设有整体规划,符合相临区域黄河防洪工程整体景观规划;各类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布局合理、设施完整、协调美观;庭院三面透绿,院内土地利用率100%,满足一线职工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21.2庭院绿化符合整体规划,植物种植生长旺盛,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21.3庭院管理责任落实;办公和生活设施齐全完好、整齐美观;卫生设施齐全,环境卫生整洁。

  第二十二条  闸区

  22.1闸区有景点建设整体规划,并与相临区域黄河防洪工程整体建设规划相协调;景点建设突出当地历史、人文景观与治黄特色。

  22.2闸区建筑靓丽雅致、特色鲜明、整洁美观、无乱贴乱画;甬道美观平整,无破损、坑洼和积水等。

  22.3闸区绿化采用草地、花卉和林木间作,多彩搭配、错落有序、整齐美观。花卉和林木留枝均匀,疏密有序;草坪生长繁茂、平整,高度不大于10cm,覆盖率100%。

  22.4闸区内保持无杂草、无杂藤攀援树木,无污物、垃圾等。                  

第六章 工程保护

  第二十三条  管理范围

  水闸工程各组成部分的覆盖范围,上游防冲槽至下游防冲槽后100米和渠道两侧各25米的范围,水闸两侧土石结合部外至少各50米的范围,为水闸的管理范围。

  第二十四条  确权划界

  水闸的管理范围必须进行确权划界,确权划界图纸资料齐全,土地使用证领取率100%;水闸工程的保护范围按有关法规界定。

  第二十五条  依法管理

  在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禁止爆破、取土等危害工程安全,倾倒、排放有毒或污染物质污染水源的行为;堤(坝)身及挡土墙后填土区禁止堆置超重物料;坚持依法管理,发现违章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并及时上报。

第七章  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规章制度

  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水闸具体情况,制订水闸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在适宜位置明示。

  第二十七条  技术图表

  在水闸适宜位置要布置平、立、剖面图,电气主接线图,启闭机控制图,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设备规格、检修情况表等。

  第二十八条  控制运用

  制定控制运用计划或调度方案;按水闸控制运用计划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组织实施;制定水闸操作规程,并按操作规程运行。

  第二十九条  水闸工程的检查与观测、安全鉴定、设备等级评定、注册登记、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等符合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  现代化建设

  30.1 制订水闸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注重管理创新,增加管理科技含量;加强安全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水闸管理现代化建设。

  30.2 已完成安全监测设施安装的水闸,采集数据必须实时进入计算机,实现现场安全评估或在线评估。

  第三十一条  安全生产

  按有关规定对管理范围内的设施和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一月三十日   

作者: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