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入快车道
黄委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入快车道

落实科学的人才观 实施技能振兴行动
——黄委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入快车道
黄委人事劳动教育局
“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最复杂的河流,同时黄委的管理体制不同于其他流域机构,是自上而下管到底的。因此,在黄河的治理和管理事业发展中,我们不仅需要大批的高水平治河专家,而且也需要大批的高水平技能人才。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使黄委在治河专家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取得更大成绩!”这是黄委主任李国英12月1日对黄委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
几年来,黄委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精神,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在全河大力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开发和培养体制机制,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使得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黄委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一、“十五”期间黄委技能人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据2006年10月底统计的数据显示,黄委职工总数为26671人,其中技术工人15408人,约占全河职工总数的60%。技能人才队伍中有高级技师178人、技师1331人、高级工9250人、中级工2754人、初级工1491人。黄委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总数的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多,高级工占技术工人总数的60.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多。
2000年底黄委职工总数为28239人,其中技术工人18012人,约占全河职工总数的64%。技能人才队伍中有高级技师20人、技师318人、高级工9467人、中级工6092人、初级工1951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88%,高级工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2.56%。2006年与2000年底相比,黄委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的比重分别增长了1.04%、6.78%和7.47%;中级工和初级工的比重分别降低了15.95%、1.15%。技术工人队伍得到了精简,知识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治黄事业的主力军。
黄委各类技能人才分布于黄河防汛抢险、工程施工建设、水文勘测、水土保持等工作岗位和生产一线,是黄河治理开发的中坚力量。随着黄委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广大技术工人学技术、学知识、比技能、比贡献的氛围已经形成。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历次黄河调水调沙、防汛抢险等工作任务中,高技能人才在各自的生产工作岗位上,凭着扎实的岗位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全面完成了各项治黄任务,技能人才队伍在“三条黄河”建设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治黄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职业技能竞赛大显身手,技能人才获奖硕果累累
黄委积极组织高技能人才参加国家及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评选,使一大批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人才脱颖而出,捧回了一项又一项省(部)级以上荣誉项目。
2006年是黄委技能人才在国家和水利行业技能评选表彰中大显身手并喜获丰收的一年。在今年的第八届国家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水利部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共有5人,其中有4人是黄河职工;水利部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共有2个单位,其中黄委有一个。在今年的水利行业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中,“全国水利技能大奖”水利部共评选了10人,其中有4人是黄河职工;“全国水利技术能手”水利部共评选了55人,其中有10人是黄河职工;“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水利部共评选了44个单位,其中黄委系统的有10个。
截至目前,黄委在技能人才方面已经获得各种省(部)级以上个人荣誉项目48人(次),集体荣誉项目15项。
黄委有1名职工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华技能大奖”、有11名职工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有11名职工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技能大奖”、有23名职工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技术能手”称号。1名职工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荣誉称号、1名职工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黄委1997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人才开发先进单位”;2002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2004年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2006年1月6日,水利部在黄委举办了“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论坛”,会上黄委作为典型单位就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了专题经验报告。
“十一五”期间,黄委仍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体制和机制,使技能人才队伍更加适应治黄事业的需要。技能人才队伍也将在“三条黄河”建设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