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纵有怒涛起 铁甲铸安澜
——2025年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记

纵有怒涛起 铁甲铸安澜——2025年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记

【字体:      】     打印      2025-06-24 16:42      来源: 黄河网  

“大部地区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山东黄河高村水文站将出现1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大流量过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2025年6月18日,黄河自1982年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再现”山东省。

9时,2025年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在东阿县井圈险工拉开帷幕。22支队伍、700余名参演人员齐聚黄河之畔。

闻汛而动 传统+科技

“本次演习可以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握手的防汛抢险实战演习。”山东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昕晖介绍。

“传统+科技”的融合运用,为现代黄河防汛抢险工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演习伊始,黄河中下游地区“突降暴雨”,水情测报组立即运用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进行测流,计算出水流速度,同时利用无人船进行河道水下地形测量,自动绘制河道水下地形图,查勘险工根石走失情况,为后续抢险做好数据保障、赢得先机。

浮桥拆除、水闸关闭,山雨欲来,严阵以待。

另一侧,传统埽工作业现场一片忙碌。机械打桩的机器轰鸣声与人工打桩时嘹亮的黄河号子遥相呼应,一根根长桩被压入土中,搭起黄河埽工的筋骨;桩绳在队员手中上下翻飞,6种不同的捆束方式将埽工联结成一个整体,抗御水溜对堤坝的冲刷。

坝头上,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开展河势观测与工程巡查。工程巡查依托智能物联综合管理平台展开,既能随时查看每处工程的河势、工情,又可按照预设路线自动巡河。近年来,山东河务局打造了近3000处视频监控、220余架无人机、23座智能无人机场等为一体的“天、地、人”巡查体系,实现全天候自动接力巡查;240余处黄河重点工程架设的近3400套照明设备,助力实现“白+黑”自动接力巡查。

无人机观测到背河堤脚有4处管涌,巡查人员立即报险。5支抢险队赶赴现场,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他们迅速制作完成装配式反滤围井、土工织物反滤铺盖、土袋反滤围井等抢护装置,第一时间稳定了险情。

协同攻坚 处置有序

协同作战强在协同,也难在协同,只有将各方力量集中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随着强降雨过程持续,金堤河排水困难,水位迅速上涨,滩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聊城市防办立刻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分析研判,给出处置建议,同时启动金堤河跨省联合调度机制,协调濮阳市防指运用张庄闸提排站排水入黄河,降低金堤河末端水位。

聊城军分区调集8支民兵应急连共960人,携带抢险救灾物资全力支援抗洪抢险救灾;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发布洪水预警,组织群众有序撤离;人武部门对迁移村庄进行拉网式清村排查;安置点负责人安置迁移群众;卫生防疫人员对安置点进行防疫消杀……

在各方积极有序的协同下,群众撤迁工作迅速完成。与此同时,黄河岸边,一派繁忙景象:抢险队员正紧张有序地捆抛柳石枕,他们将柳枝、石块等层层铺设、紧密捆扎,制作出一个个柳石枕,平稳抛投;机械组合抢险不容小觑,自卸车运抛柳石枕和块石、装载机装抛铅丝笼、吊车抛投防汛抢险大块石及四角锥体,在不破坏坦石的前提下将料物精准抛投到位,现场抢险与异地制作料物相结合,大幅提高了抢险效率和成功率。

破局制胜 以人为本

“接巡查人员报告,黄河河道内有多名群众被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得到消息后,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东昌府区民兵应急排、虎贲救援队等单位立刻展开联合救援。

水面上,飞驰的橡皮舟驶向落水群众,救援人员搭起“人链”、铺设安全绳,将被困群众逐一转移上船,迅速驶向岸边。岸上,救援人员遥控操作无人救援艇,将落水者安全救出。空中,直升机精准悬停放下吊篮,救援艇与直升机救援人员通力配合,将受困群众救起……

救援过程分秒必争,抢险现场环环紧扣。为防止险工坝岸漫顶,现场队员紧急抢筑防洪子堤。防水挡板子堤安装便捷、适应性强、灵活高效;折叠式网笼挡水墙和连续吨袋防洪墙适用于多种防汛场景;自走式装袋机装袋效率高、机动性强、功能多样。

时代在进步,抢险技术与时俱进。

孙口水文站最大流量即将达到12000立方米每秒,经黄河防总商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启用东平湖老湖十里堡分洪闸分洪,需对阻水障碍物进行爆破。

“3、2、1,起爆!”随着指挥一声令下,一道巨大的土幕在现场掀起,爆炸声在空中回荡,原本阻碍行洪的障碍物被成功爆破清除,洪水得以顺利通过。

汛情一线的东平湖此时已做好分洪准备,十里堡闸闸门依次开启,“洪流”争先恐后涌入老湖区,黄河水位缓缓下落。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25年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圆满完成……各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以演备战、以练代训的目的。”演练结束时,黄河防总副秘书长、黄委总工程师魏向阳对演练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历史性“洪灾”的考验之下,山东黄河防汛队伍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再次取得胜利。

纵有风雨如晦,亦将吹角连营。大河铭记又一次荣耀的守护,这是一份安澜的承诺,更是河畔人民安居乐业的底气。


作者: 董迪    责编: 周黎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