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以法治之力绘就母亲河新图景
——黄委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两周年纪实

以法治之力绘就母亲河新图景——黄委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两周年纪实

【字体:      】     打印      2025-04-03 09:50      来源: 黄河网  

黄河保护法作为一部针对黄河流域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统领性专门法律,让保护母亲河有法可依。自2023年4月1日颁布施行以来,为黄河保护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黄委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洛阳勘测局”)通过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创新宣传等方式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以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

执法普法:筑牢发展根基

早在2020年,黄委洛阳水文水政监察大队便荣获黄委星级示范水政监察队伍称号,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鞭策。

法律的威严在于执行。近年来,洛阳勘测局稳步推进“巡测优先、巡驻结合”测报管理模式,同步优化水政巡查机制,局属15个测站按流域分为伊河、洛河两个巡测组,构建起“巡测+驻站+专兼职水政监察员巡查”三位一体巡查体系,持续强化对水文监测保护范围内重点河段、敏感区域的常态化巡查,不仅夯实了河道巡查基础,还提升了违法案件查处效能,有效遏制了河道内违法采砂、违规种植阻水片林、侵占河道施工等违法行为。

在强化涉河工程监管方面,洛阳勘测局按时间节点细化监管措施,规范监管行为,不断提升监管效能。2024年先后5次对测区内在建跨河桥梁建设等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和反馈,并要求建设单位强化施工管理,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最大限度消除施工活动对水文监测的影响,切实维护了水文监测权益。

内外联动:用法治滋养生态底色

自黄河保护法颁布施行以来,洛阳勘测局高度重视黄河保护法宣贯工作。2023年8月,特邀曾参与黄河保护法编制工作的专家、黄委水文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专题授课,多次组织职工参与线上知识竞赛。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宪法宣传周”等关键节点,联合黄委水文局、洛阳市水利局、洛阳市河渠事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合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开设咨询点、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母亲河保护。

作为黄委首批“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示范点,洛阳勘测局着力打造特色法治宣教阵地。2023年3月,建成启用“幸福河文化苑”,打造成为宣传黄河保护法和水文文化最有力的法治文化阵地。“幸福河文化苑”坐拥洛浦公园与城市阳台双重区位优势,巧妙融合现代法治元素和自然景观,在洛浦公园西工段的园区入口,一排整齐、造型别致的宣传栏与洛浦公园自然景观相融合,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了解河洛文化,学习水文知识和法律法规,潜移默化传播黄河文化、法治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氛围。

以文为魂:承启黄河文化新篇

洛阳勘测局深耕黄河水文文化传承创新。在黄委水文局与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支持下,2024年9月29日,首座国家现代水文标识在龙门石窟景区揭牌亮相,选址于具有90年历史的龙门镇水文站,位置选择充分考虑了水文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又巧妙地与龙门石窟这一文化瑰宝相结合,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的完美融合,对国家河湖地理特征识别、唤醒民众防洪节水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国家现代水文标识通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顶端为龙门石窟所在地香山山峦形状,四周由甲骨文、金文、隶书等书写的“水文”两字与水尺图样交替分布,体现水文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标识正面为龙门镇水文站简介、伊洛河水系示意图以及龙门镇水文站降雨、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历史特征值及实测洪水位,还可扫描黄河水文公众号二维码;背面为龙门镇水文站年际降水、水位、流量、含沙量过程示意图和历史洪水位,游客在感受龙门石窟古韵的同时,也可了解更多黄河水文信息,获得别样游览体验。

从“被动治河”到“主动护河”,在黄河保护法的引领下,洛阳勘测局将持续深化法治理念,创新工作举措,为谱写“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时代篇章贡献基层水文力量。


作者: 付晓东 祝娇    责编: 范江涛 刘杨闻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