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河南日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从嘉应观到黄河大堤 跨越2000年的治水奇迹藏在这片土地

【字体:      】     打印      2025-09-18 10:34      来源: 河南日报  

“黄河宁,天下平。”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治国史——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黄河与国家发展的血脉联系。

黄河落天,文脉千年。今年黄委首批公布的20处黄河水利遗产中,我省嘉应观等12处遗产荣耀入选。这些跨越2000多年时空的水利工程,涵盖古堤防、灌溉体系、水文站和人民治黄纪念地等多种类型,如同一部镌刻在黄河岸边的“活态史书”。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六周年之际,我们走进黄河河南段水利遗产现场,触摸千年治河智慧,聆听中原大地的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书写新时代的“黄河史诗”。

看H5请点击这里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从秦代到明代的水利传奇

开封镇河铁犀:从明代“防汛神器”到黄河文化新地标

原阳砖坝遗迹:见证千年治水智慧的“活化石”

太行堤(河南段):五百年谱写水脉传承新篇

嘉应观:凝固历史的水利文化瑰宝

林公堤:洪水冲不垮 时间带不走

三门峡水文站:百年坚守载史册

花园口水文站:守护黄河安澜的“世纪哨兵

东坝头险工:传承千年治河智慧

人民胜利渠:新中国引黄第一渠 开启水利建设新时代

影唐险工:从“将军渡”到水利遗产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镌刻治黄印记

策划/张学文 统筹/刘竞 方舟 栗方

摄影/邓放 插画/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王皓 朱祎琳 张紫旋

河南日报视觉新闻中心、黄河报联合出品

作者:    责编: 田婧雅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