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广播: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纳入文化和旅游部培训教材

12月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国家文化公园品牌塑造和传播推广人才培训班在北京开班,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成果,正式纳入国家文化公园品牌塑造和传播推广培训教材。
当天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做了题为《国家文化公园品牌建设应注意的十个关系》的专题辅导。在讲述如何处理好国家文化公园“形”和“魂”的关系时,周庆富介绍说,去年10月30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在黄河博物馆正式发布,古老的黄河文化正式跨入超级IP时代。
周庆富指出,黄河吉祥物由六个分别以“少年轩辕黄帝、少年河洛郎、仰韶彩陶娃、少年黄河龙、黄河鲤鱼、镇河铁牛”为创意,被亲切地叫做“黄小轩、河小洛、宁小陶、天小龙、夏小鲤、平小牛”的“河宝”组成。这组可爱的萌宠天团,与“黄河宁天下平”主题口号相呼应,将向世界生动传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周庆富强调,黄河标志黄河标志设计灵感来自于指纹和彩陶纹组合,寓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黄河文化“形”和“魂”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周庆富对黄河标志和吉祥物这一超级IP普及应用工作寄予厚望,他认为,因受新冠疫情影响,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的宣传推广效能尚未充分彰显,下一步应抓紧抓好。
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是对黄河文化的高度凝练和现代表达,是中华母亲河与公众重要的情感纽带,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今年3月,河南省八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总体规划》。《规划》提出实施“六大工程”,一是“这里是黄河”地标普及工程,二是黄河动漫“双百”工程,三是《海晏河清·清廉河南》精品文艺工程,四是《河宝科普总动员》科普动漫创作传播工程,五是黄河文化“走出去”工程,六是黄河交通指引工程。《规划》决定开展“三大行动”,一是黄河超级IP“七进”行动,二是黄河超级IP赋能实体经济专项行动,三是世界吉祥物大会筹办行动。《规划》强调,将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性,通过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在全流域深度普及应用,着力活化沿黄文化遗产资源,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级IP。
河南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办公室执行主任张国晓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黄河标志和吉祥物这一超级IP纳入培训教材,是对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下一步,黄河超级IP运营团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部署,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总体规划》谋划的“六大工程”、“三大行动”不断推向深入。
据悉,由黄河吉祥物六“河宝”担任主角的大型电视动画片《黄河传奇之山河祖国》目前已进入扫尾攻坚阶段,将于明年上半年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该片于今年年初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重点项目、“动漫中国”创制计划,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协调指导,河南小樱桃动漫集团、央视动漫集团、黄河水利委员会宣传中心、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