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强化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做好防汛应对工作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5-08-18 11:00
来源:
宁夏水利厅

今年入汛以来,宁夏多地出现多轮强降水过程,山洪灾害风险有所上升。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宁夏各级防汛部门正重点推进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落实,通过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信息传递,加强汛期灾害防范工作。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7月18日遭遇强降雨,马莲沟洪峰流量达到360立方米每秒,多处过水路面损毁。当地提前预警、及时“叫应”,赶在洪水到达前将27名受威胁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由于青铜峡市山洪多由上游内蒙古左旗的强降雨引发,两地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气象数据实时共享、预警信息同步发送。此外,当地还将贺兰山区牧民纳入灾害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强化了山洪初期处置能力。
同样的预警机制在银川市西夏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走进西夏区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整合了水利、气象等多部门实时数据,实现"一张图"研判,大大缩短了"叫应"响应时间。
当前仍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为确保群众安全度汛,宁夏各地积极应对。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德林村依托智慧防汛系统,细化转移预案,确保预警信息能迅速转化为有效行动。
目前,宁夏已形成覆盖全区2388个村(社区)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叫应〞机制,着力破解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以来,已有效应对13轮次暴雨过程,仅8月3至4日暴雨期间,发布风险预警180余条、覆盖防汛责任人1.09万,宁夏气象局靶向预警124.32万人次。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