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甘肃临泽:以“治”提“质” 让暖心水长流百姓家

【字体:      】     打印      2025-08-02 10:56      来源: 黄河网  

雨后的清晨,格外宁静,彩色的丹霞山笼罩着一层薄雾。山脚下,董超鹏拧开水龙头,晶莹透亮的甘泉汩汩而出。

“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后,不仅水压稳了,水质也更有保障了。”董超鹏是南台村一处农家乐负责人,谈起“吃水之变”,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甘肃省临泽县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的缩影。今年以来,临泽县把改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问题和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任务,围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护、水质监管、供水服务等方面工作,精准发力,靶向出击,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惠民清单,让暖心水长流百姓家。

压实责任 闭环运行“管好水”

临泽县新华镇明泉村农村供水服务公示牌上,“三个责任”主体的姓名、电话和供水服务热线等内容一目了然。

“照牌操作,保证问题能及时解决。”明泉村村委会副主任叶志平说,“出现供水管道断裂或是漏水的情况,只一个电话,供水人员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

农村供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责任主体协同配合。临泽县以村为单位,全覆盖公示“三个责任”的主体、姓名及供水服务电话,夯实政府主体责任、水务部门监管责任和村级供水管理责任。制定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工作推进计划,明确4个方面23项整治任务,成立以纪委监委等9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形成县委统一领导、水务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自此更畅通、更优质。

源头防范 管网改造“输好水”

水压不稳、管网破裂等问题长期以来影响着临泽县农村供水安全。

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依托5A级旅游景区七彩丹霞这张靓丽名片,有着“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美誉。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该村原有供水管网已无法满足现有用水需求。

民生问题无小事。走访了解该问题后,临泽县水务局高度重视,组织专业力量深入现场找“病因”开“药方”,争取资金18.6万元实施南台村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更新改造供水管网5.6公里。该村30多家农家乐用上安全稳定水,乡村旅游持续繁荣发展。

今年以来,针对部分村镇供水管网老化、压力不足、水质不稳等问题,临泽县统筹落实维修养护资金631.4万元,实施新华镇向前村、倪家营镇南台村、板桥镇凹凸棒石产业园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3处,更新改造供水管网23.1公里,修建检查井12座,配套入户设施265套,安装物联网水表60块,有效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用水条件。

创新管理 服务沉底“护好水”

“我家门前的供水管网漏水,威胁房屋安全,请求马上维修。”

接到群众反映后,管水人员二十分钟到达现场展开抢修。挖管沟、清淤泥、换管网……两个小时维修完毕,恢复供水。

为积极响应农村群众用水需求,临泽县构建“县水务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总站+灌区供水管理站+村级管护人员”的四位一体农村供水保障监督、运行、服务体系,建立“12—24—72”限时服务承诺机制,提供入户维修12小时响应、村级管网维修24小时处置、系统主管维修72小时办结的高效服务,保证群众用水诉求“接诉即办”,12345政务服务平台投诉较上年度同期减少60%。

此外,临泽县还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紧扣“查、改、建、管”4个关键环节,采取建台账、查情况、找原因、定措施、明时限等方式,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监管、运行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工作开展拉网式排查,维修供水管网392次,解决群众用水问题23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一滴饮用水,窥见大民生。通过持续加强监管、补齐短板,如今,涓涓清流成为临泽农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


作者: 李明    责编: 马博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