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内蒙古赤峰市:拧紧“节水阀” 做好“水文章”

【字体:      】     打印      2025-07-04 10:04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瞧瞧这柿子,个个都是标准圆,今年收成也不错!”6月30日,晨光微露,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种植户刘伟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带着露珠的新鲜番茄即将被送往交易市场售卖。

谈起今年的番茄种植心得,“节水!高效!”是刘伟最大的感受。“自从用上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变‘浇地’为‘浇作物’,节水节肥能达到15%以上。”刘伟说。

赤峰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925立方米,不足全国、全区人均占有量的一半。近年来,赤峰市落实农业节水各项举措,通过综合施策,着力破解水资源紧缺瓶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绿。

在松山区安庆镇皇姑屯村,废弃砖厂改造的36万立方米蓄水池格外醒目,英金河灌渠地表水、污水处理厂中水和冰雪融水在此汇聚,“三水联调”的智能灌溉系统,成为多元化水源利用的创新路径之一。

“该系统以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年减少开采196万立方米,亩均增产150公斤,农民年增收超2000元。”松山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董建勋表示,松山区已建成软体水窖59个、蓄水池20个,形成“集天上水、蓄地表水、用再生水”的立体水网,可解决5万亩季节性缺水地区耕地灌溉用水问题。

“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0.23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6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5%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3%以上。”

这是赤峰市2025年节水行动工作目标。今年以来,赤峰市围绕《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动节水行动有序开展。

水兴百业旺。赤峰市将节水贯彻到用水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

作者: 肖璐    责编: 田婧雅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