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
甘肃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1-11-18 08:20
来源:
新甘肃·甘肃日报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修复专责组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生态修复专责组各成员单位以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提升、祁连山河西走廊区域生态建设、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为重点,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效落实18项重点任务。
生态修复,规划先行。据了解,甘肃加快推进规划体系建设,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均已形成。积极对接国家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将我省13个重点工程纳入国家专项建设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编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实施方案》。
甘肃持续推进重点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被列为国家首批实施项目,争取到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亿元,已到位4亿元,工程已启动实施。与此同时,祁连山-河西走廊区域开展林草生态修复、防沙治沙建设,种植林草796.33平方千米。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治理面积495平方千米,完成营造林928.53平方千米,实施区域国土绿化和林草保护修复740平方千米。开展全省1763个历史遗留废弃矿点生态状况调查,完成矿山修复项目15个,预计修复土地3.23万亩。
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甘肃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和气象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治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污染现状调查已经完成,全省2001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实验点并网运行,舟曲县600户2485人地质灾害威胁区域群众已安全搬迁至兰州新区。全年实施飞机增雨作业10架次,增雨量约4.08亿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