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2331名群众将受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
东平2331名群众将受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

今年10月份,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正式在东平启动,这意味着2331名滩区群众将不再为水患担忧,从此开启崭新的幸福生活。
黄河在东平县境内全长32公里,滩区涉及4个乡镇、66个行政村。由于长期受黄河水的威胁,历史上多次成灾,滩区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滩区人均收入低,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是列入国家计划的172个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经过深入实地调研、积极对上争取,最终省政府决定在东平县启动实施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
东平县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试点村庄自愿外迁群众的比例达到90%以上。县、乡政府作为迁建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优先选择受洪水威胁较大的低滩区和高滩区中的“落河村”、“近堤村”开展试点,试点村庄地域相连、能整村外迁安置。按照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结合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规划和建设安置区,尽可能沿堤就近集中安置。
本着“迁出来、住下来、富起来”的目标,把产业发展作为居民迁建的基点,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创建更多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搬迁群众转移就业能力,增加群众收入。
按照上级要求,经深入调研,该县确定将银山镇耿山口村作为迁建试点村庄。该村现有群众2331人,是受黄河洪水威胁最大的村庄之一,经入户调查,98%以上的居民搬迁愿望强烈。安置点确定在银山镇政府驻地、220国道以东为搬迁安置地点。安置点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群众可享受镇驻地的供水、供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镇内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企业众多,方便群众就业。同时安置点距原村庄不到4公里,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目前,由山东省城建设计院编制完成的《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搬迁实施方案》已顺利通过。同时,通过政策宣传、合理谋划、党员带动、公开运作,完成了搬迁补偿安置暨新房选购协议。搬迁补偿协议签订783份,占全部应签户的100%,新房选购签订协议780份。为全面完成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该县聘请了青岛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为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程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方案已经专家评审完毕。土地立项、土地预审、规划选址、规划评审、环评批复、水土保持批复、节能批复、地质勘探、图纸审查、初步设计批复等相关手续办理已完成。同时,施工现场也已达到了“三通一平”的施工要求。
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从根本上消除洪水对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威胁、改善滩区群众生存条件、促进滩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民生工程。东平县将抢抓机遇对上争取,扎实推进社区建设,为全面推进我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让滩区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