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水河河道基本治理完成 “小财政”也要建大民生工程
青海:湟水河河道基本治理完成 “小财政”也要建大民生工程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08-04-28 09:47
来源:

青海新闻网讯 2008年西宁市委、市政府将母亲河——湟水河(海湖桥至西川湿地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向社会承诺:这项投资5600万元的工程将于年内完成。消息传出后,每个西宁人都为之欢欣鼓舞。
用“小财政”要构筑“大民生”,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的这句话道出了目前西宁市的实际情况。采访中,西宁市水务局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想方设法为湟水河(海湖桥至西川湿地段)河道综合治理这一民生工程筹措资金,我们也充分做好了动工的准备,3月15日,天气刚刚转暖,湟水河(海湖桥至西川湿地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就开工建设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受生态环境恶化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昔日湟水河由一川碧水变成了一河“黄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沿河两岸环境质量变差,同时河道防洪标准低,每逢汛期,灾害频繁发生,给沿岸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从2000年起西宁市就大力致力于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河道治理,启动了“碧水”工程,目前所投入资金超过5亿元,已治理河道22公里。一个贯穿堤岸占地200余公顷,融水景、石景、亭景为一体的滨河游园建设完成,如今这里已成为西宁市民休闲赏景的好去处。
今年要治理的湟水河(海湖桥至西川湿地段)河道长为4公里,目前已完成2.7公里的建设任务。根据规划,西宁市将把这一段河道打造成生态河道,两岸建设柔性生态防护堤和道路绿地,在河道治理的同时,实施了污水截流工程,埋设污水截流管道8公里,将周边居民区及单位污水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减少对湟水河的水体污染。该工程实施后,可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一河段防洪标准低,两岸面貌较差的状况,推动海湖新区的快速发展。
来源:西宁晚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