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小麦畅饮冬灌水 来年丰产又丰收——陕西交口抽渭灌区大流量输水保障小麦安全越冬侧记

【字体:      】     打印      2023-12-09 09:10      来源: 黄河报·黄河网  

  刘艳芹

  “近期干旱少雨,小麦苗细根弱,灌了这一水,根就扎实了、扎稳了,来年产量就有了保证。”127日,来到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吝店镇,寒风呼啸中,胡佛村9组村民郭卫高正拿着铁锨在地头接水,几锨下去,土渠被刨开,渭河水哗哗哗涌进地里,看着喝足了水的麦苗挺拔精神,郭卫高高兴地说:“交口抽渭这水来得太及时了,明年小麦又会是个好收成!” 

  渭南市是陕西的产粮区之一,自今年小麦播种后,一直无有效降雨,面对旱情,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及早准备,迅速启动冬灌工作。截至1130日,斗口累计引水1500万立方米,灌溉麦田1.13万公顷,为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安排 细部署  

  “要密切关注灌区旱情发展,扎实开展冬春灌劳动竞赛,尽快形成用水热潮,合力打好抗旱主动仗。”早在11月中旬,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就对冬春灌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战鼓擂,号角鸣。中心下设各管理站马不停蹄,迅速行动。 

  任家站组织管水人员深入辖区村组,宣传丰枯季节水价政策,并将中心编发的《交口灌区大田作物冬季管理技术提示》以网页分享、微信转发的形式,广泛告知村组、农户,引导群众错峰灌溉、及时灌溉。 

  余家站成立以站长为组长、职工段长为分段组长、临雇人员为各分段巡护员的总干渠大流量渠道安全巡护组,明确渠段重点部位,划清巡护渠段范围,层层夯实巡护责任。 

  官底、佐家、王家、张桥、筱家5个实施改造项目的泵站,组织参建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加班加点、抢赶进度,按时完成渠道工程水下施工和泵站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任务。 

  胡家站是交口抽渭灌区灌溉面积最大的一个站,下设两个抽水站,为临渭、大荔、蒲城3533个村近6667公顷农田提供用水服务。 

  胡家站站长张长武说:“灌溉前我们对所有机电设施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对所辖22千米支渠、80千米斗渠、200千米分渠全部进行了整修,保证设备随开随用,渠道输水畅通。” 

  112020时,交口抽渭灌区渠首开机抽水,启动冬春灌工作。 

  强管理 提质效 

  “我们每隔半小时巡视一次,1小时记录一次,主要查看泵组有没有异常声音,电机有没有异味,前池水位是否正常。”走进胡家站机房,隆隆的机声中,胡家站机电二班班长田学军边巡查泵组运行边介绍说。 

  胡家站共6台机组,5台运行,出水流量8立方米每秒,日灌溉农田667公顷。 

  大流量运行期间,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此,胡家站加强渠道巡查力度,加密巡查频次。要求职工段长对所辖渠道工程4小时巡查一次,斗长2小时巡查一次,管水员轮流作业,24小时守在渠道和田间地头,有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近期几乎天天刮风,特别是晚上,野外的风更大,树枝树叶、路上的杂物等刮到渠里,容易造成渠道堵塞,只有及时清理,排除隐患,才能保证把水安全输送到地头。”张长武说。 

  在交口抽渭东干渠,9米宽的渠道里水面已接近渠沿。东干总站党支部书记李红军说:“我们东干总站及下设5个管理站,80多名干部职工全部值守在岗,100多名行水干部和灌区群众一起奋战,克服天寒地冻影响,全力以赴打好冬灌抗旱战。” 

  为满足群众用水需求,保障作物生长,交口抽渭灌溉中心转变用水方式,将冬灌用水“细水长流”转变为“区域用水和大流量集中用水相结合”的用水模式,促进流量快速上峰,加快抗旱进度,实现高效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统筹抓好渠道行水、机组运行、水量调度、水质检测等安全管理,有效保障冬灌运行安全。 

  “农灌是我们的主业,要充分彰显大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努力让秦东百姓交口称赞。”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主任刘勇表示,目前已进入冬灌用水高潮,渠首流量30立方米每秒,日灌地2000余公顷,创灌区近20年来冬灌用水新高。 

  优服务 解民困 

  空旷的田地里,寒风直往脖子里钻,冻得人瑟瑟发抖。排队等待灌溉的村民有的在整修田埂,有的在清理渠道。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东干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杨西锋正在帮助村民灌溉麦田。据他介绍,各斗都有浇地服务队,分片区管理,主要为村上的外出务工人员和丧失劳动力的老年村民提供浇地服务。 

  郭卫高浇完地,交口抽渭灌溉中心胡家站东一支渠下段管理员程建科打开手机App,现场教他使用方法。 

  登录手机平台,斗口流量、用水时长、浇灌面积,缴费金额等一目了然,看着那些清晰准确的数据,郭卫高不禁感慨:“现在浇地真是太方便了!” 

  为了服务好灌区群众,交口抽渭灌区在冬灌中全面采用手机App计量计费和线上缴费,更新水价公示牌,实施地头插牌放水,提高供水收费透明度,让灌区群众浇明白水、放心水。 

  “把水从支渠分到斗渠,然后到农渠,直到看着水进地,才敢舒一口气。”程建科这几天很忙,不但要负责水量的调度分配,还要监督水价执行情况,对斗长进行手机App使用培训。 

  竭心尽力保供水,寒冬暖流入心田。交口抽渭灌区小麦种植面积4万余公顷,果园及其他农作物面积2万余公顷,冬灌计划完成渠首引水5000万立方米。刘勇说:“旱情不除,抽水不止!我们努力加快抗旱进度,在大冻前将灌区小麦等农作物普灌一水,确保小麦和在田农作物安全越冬。” 

责任编辑:齐欣然

作者: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