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新成效
本站讯 “十四五”以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水利部、黄委决策部署,持续推进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黄河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成效显著。与2019年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84万平方千米,减幅6.96%,水土保持率增加2.3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61万平方千米,减幅5.71%,水土保持率增加1.96%。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69万平方千米,减幅7.17%,水土保持率增加2.63%。同时,该局年度黄河流域片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中国水土保持公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发布提供支撑。
引领构建“1+3+X”水土保持科技工作新格局。聘请清华大学水利学院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教授作为科研带头人,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神东集团成功申报并获批4项科研项目。在科技成果方面,荣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黄委科技进步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认定黄委“三新”成果18项。
数字孪生黄河建设高效推进。该局通过畅通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渠道,逐步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实现2m分辨率卫星遥感每季度覆盖全流域,常态化应用无人机开展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等工作。初步建成数字孪生黄河水土保持监管平台,助力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业务实现“感知—分析—决策”全流程闭环智能应用,提升管理效能。
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参与编制《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水土保持专项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碳汇评估与核算技术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淤地坝碳汇》。积极配合黄河流域各省区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开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调研”,不断促进水土保持碳汇核算标准化。
下一步,该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不断推动动态监测与成果应用、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政策研究与标准建设,为黄河上中游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