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河务局扎实有序开展备汛工作

本站讯 7月1日,黄河正式进入主汛期。山东河务局各级坚持以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为抓手,以扎实有序的备汛工作,做好迎战洪水准备。
落细落实防汛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黄河防汛责任制,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印发《黄河防汛职责》全覆盖;组织开展行政首长防汛培训27次;及时公布防汛“三个责任人”,对行政责任人按74%比例抽查。
及早部署备汛工作。赴沿黄9市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综合调研;自6月5日起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带班。
加强隐患排查整改。摸排防守重点134处,按“一点一策”原则制定防守方案;开展备汛工作调研和“四不两直”防汛督查,针对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毕。
持续提升“四预”水平。不断健全黄河山东河段12条入黄支流汛情共享机制和东平湖防汛退水会商机制;强化“一键直达”洪水提醒信息发布;组织山东省黄河防汛抢险协同演习,各级开展防汛演练40余次。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
强化防汛队伍建设。组织落实群防队伍40余万人;组建专业机动抢险队8支680人,均于汛前开展集中培训演练;实施防汛专家培养,建强山东黄河百人防汛专家库。
做好防汛物资保障。开展国家常备防汛物资维修、保养和试运转,储备石料133万立方米、铅丝600.6吨、麻绳28.3万条、编织袋63.6万条等;修订《山东黄河物资保障预案》,签订76份代储协议,代储物资共7大类102小类。
加强蓄滞洪区管理。组织开展东平湖滞洪区划界技术工作;按规定权限做好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与度汛方案审查;持续做好东平湖、北金堤(山东段)滞洪区“三逐一、一完善”工作。
持续夯实防汛基础。开发大汶河防洪“四预”系统,持续优化数字孪生山东黄河防汛系统,探索打造水旱灾害防御三维电子沙盘;印发《加快构建山东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山东黄河工程抢险报批规定》;建立汛期、主汛期、关键期工作机制和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建立1处水旱灾害防御前线指挥部;开展防汛应急工程项目交互审查、现场“会诊”;组织各级开展“黄河防汛宣传月”活动。
做好应急抗旱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形势,按规定启动应急响应;调研济南、德州和聊城旱情墒情及用水需求,及时提出小浪底水库调度建议,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下一步,山东河务局各级将继续密切关注雨水情,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做好迎战洪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