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河务局构建防汛数字孪生新防线

本站讯 今年以来,河津河务局积极推进防汛数字孪生建设,引入多项先进技术和设备,全面提升防汛工作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为黄河河津河段安全度汛筑牢坚实防线。
在气象信息获取方面,河津河务局安装了运城市气象通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提供降水、风速、气温、卫星云图等高精度气象数据。通过与气象部门建立紧密合作与数据共享机制,该局能够提前研判天气变化趋势,为防汛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依据。
在防汛指挥调度方面,河津河务局采购了智能河务巡查会商系统。该系统具备临时视频调度会商与无人机画面实时图传等核心功能,可支持防汛指挥人员在紧急状态下快速搭建多方视频沟通渠道,同步调取无人机巡查的现场实时影像,为汛情研判、指令下达及协同处置提供高效、直观的技术支撑,显著提升防汛指挥调度的响应速度与决策效率。
在河势查勘工作中,无人机、激光测距仪与奥维地图协同发力,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无人机以高空视角俯瞰全河段,快速获取河道整体形态的高清影像;激光测距仪聚焦现场关键点位,实现对特定位置距离的精准测量;奥维地图的测距功能与实地测量形成互补,可对河道水边线、主溜线长度及滩岸坍塌范围等核心数据进行精确测算,为河势分析提供全方位、高精度的数据支撑。
在防汛巡查工作中,采用“人工实地+无人机+视频监控”的立体化巡查模式。巡查人员深入一线,对防洪工程关键部位进行徒步细致排查,精准发现各类隐蔽险情;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覆盖河道深处、偏远滩区等人工难以抵达区域,实时传回全景影像,捕捉工程隐患;遍布重点河段的视频监控系统则24小时不间断值守,实现对河势滩岸情况、水流态势的动态监测。三者协同联动,密织“地面细查、空中俯瞰、实时监控”的全方位巡查网络,大幅提升了险情的发现效率与处置精准度。
未来,河津河务局将进一步深化防汛数字孪生建设,持续探索新设备、新技术与传统防汛工作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防汛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