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专家聚首西安研讨《泥沙手册》修编初稿
泥沙专家聚首西安研讨《泥沙手册》修编初稿

本站讯 4月25~26日,黄科院在西安组织召开了《泥沙手册》第一篇修编初稿研讨会,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处承办本次会议。
《泥沙手册》修编是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在泥沙学科发展新形势下,为反映泥沙研究前沿成果,满足我国水利及相关行业发展对解决泥沙问题的新需求,为勘测、规划、设计、管理工作提供泥沙基础理论和工程泥沙方面技术支撑所开展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受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泥沙手册》修编委员会委托,黄科院作为第一主编单位,承担了《泥沙手册》第一篇的修编工作。
研讨会上,各章节修编专家分别介绍了修编初稿,阐述了补充和调整的内容。据介绍,重新修编的初稿与原手册相比,第一篇的内容明显增加,将原来第一章泥沙来源与性质修编为泥沙来源、泥沙性质两章;同时,将原第四篇的第十七章野外泥沙测验和第十六章室内泥沙分析及试验移至第一篇;在泥沙来源一章中增加了坡面侵蚀产沙过程、沟道侵蚀产沙过程和侵蚀产沙预报三节内容;泥沙性质中增加了泥沙污染物的吸附、迁移与扩散等。
第一章修编工作难度大,一是修编量大,内容多,包括流域侵蚀产沙、泥沙物理化学性质、泥沙量测技术环境等,涉及的学科包括水土保持、泥沙、量测技术与控制、信息技术等;第二是参加编写单位多,包括科研、高等院校、管理、生产等共计十多家,加大了组织协调难度。因此,第一篇编委极为重视修编的进度和质量,开展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和内容确定等方面的工作,本次修编初稿研讨会就是保障修编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会议强调,参编人员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个人成果与其他人成果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个性与规范性的关系,按进度积极推进修编进程。
此次修编初稿讨论会由主编姚文艺、李占斌两位教授组织召开,黄科院、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大学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黄委信息中心、黄委水文局、长江委水文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30余名专家和学者与会。(申震洲 李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