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贤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建成运行

本站讯 (记者 王静琳 通讯员 王楠)近日,基于云架构的自主可控古贤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建成运行,为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古贤工程筑牢根基。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是水利部智能大坝试点工程,为实现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达成数字化产品交付目标,在黄委统一部署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联合黄河设计院组建技术攻坚团队,成功研发出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
一直以来,水利水电工程数字化交付面临诸多难题:工程参建方众多,各单位设计平台难以统一、BIM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BIM模型集成困难;参建方的数据格式、编码方式差异大,数据链接打通不易;工程全生命周期漫长,海量数据管理复杂,各要素协调运作挑战大。
为破解这些难题,技术攻坚团队以“工程全生命期、全要素管理”为设计理念,以“工程自感知—自分析—自决策”为目标,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研发出新一代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平台。
该平台面向古贤工程全生命周期,支撑数字孪生体的全过程构建;提供便于交互设计功能和直观展示界面,可在线交付交底、编辑深化、浏览下载各类数据资产,发起各类工作流程,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化程度高,实现多类型在线协同审查、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助力项目管理与决策;具备强大的集成能力,能整合不同BIM软件平台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基于国产化几何引擎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截至5月8日,平台已稳定提交53套BIM模型、131套施工图纸、73套技术文档。
此外,该平台还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包括BIM、图纸、报告的在线协同审查与审查报告自动生成,基于MBD(模型数字化定义)的产品尺寸标注与协同编辑,协同布筋、钢筋表和钢筋图纸生成,深化设计建模,施工BIM模型单元工程分块,以及面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BIM编码与属性信息传递继承机制,有效提升了工程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
未来,该平台将持续优化和深度应用,为智慧水利建设打造新标杆,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