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得盈满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5-05-20 10:02
来源:
黄河网

小满将至,麦穗初齐,桑叶正肥。农人弯腰轻抚那些灌浆将满的麦粒,指尖感受沉甸甸的喜悦。
二十四节气中,既有小暑、大暑之序,又有小雪、大雪之列,偏偏到了“满”字这里,古人只肯许它一个“小”字。
古人观物取象的智慧令人叹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一个“小”字,既道出此时北方麦粒刚饱满而未熟,南方江河将满未溢;又暗含处世哲学“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之义。宋代杨万里曾写“梅子留酸软齿牙”,说的正是小满时节梅子将熟未熟时的妙处。对“临界状态”的偏爱,是国人的精神文化追求。
现代心理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未完成之事往往最牵动人心。恰似读到精彩处被中断的小说,宛若将胜未胜的棋局,这种被称为“半完成效应”的心理机制,恰与小满节气的智慧遥相呼应。麦穗将熟未熟时最具精气神、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更惹人怜爱。
江南茶客有个讲究:青瓷盏里斟七分,留得三分是天地。这“七分满”的智慧,在梅雨时节的茶寮里代代相传。江南的茶山上,采茶人总在晨露未干时采摘最嫩的“雀舌”,问为何不等叶片完全舒展,老茶农笑答:“全展开就成了大满,反失了鲜灵。”
今人常执着于“满格”状态:手机电量要满、工作日程要满、购物车要满。却不知老子《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箴言。窗外的香樟树正在换叶,老叶未落尽,新芽已萌发。这种交替中的生机,或许正是小满的启示:不必急于求全,生命的丰盈往往藏在八分熟的时刻。
田间,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观察麦穗。他们问:“老师,什么时候才能长满啊?”老师答:“等它们低垂的时候,就是该收获的时候。”
麦穗谦逊地低垂,却保持着挺拔的脊梁;蚕茧已然成形,蚕宝宝仍在顽强吐纳。这或许就是小满最动人的模样。在将满未满之间,藏着生生不息的希望,蕴着来日方长的从容。小满,小小的满足里,自有天地大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