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骑行黄河内蒙古段(2)

【字体:      】     打印      2024-10-31 10:12      来源: 黄河网  

9月21日,骑行第二天。天气晴好,气温7至17摄氏度,微风。

早上7时多,我们在街边吃粉汤,据说是当地的小吃,看起来有点像西安的水盆羊肉。一碗羊肉粉汤加上辣子,就着饼子,我们吃得浑身热乎。饭后我们前往三盛公,开始新的一天。

县城离三盛公很近,8时30分就到了。太阳初升,气温约10摄氏度,有点冷。时辰尚早,河边只有几个人,过往的车辆也很少。正当我们在做骑行前的准备时,从河边走来了一位女士,问我们是不是周六出来休闲骑,我们说不是,是要骑到呼和浩特。随后她介绍了自己,说是央视9套财经节目中心的,正在拍摄“几字湾里的幸福河”专题片,问能不能给我们拍两个镜头。我们一听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告诉她我们是老“黄河人”。一句老“黄河人”顿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接下来聊到了几位熟人。原来他们对黄河、黄委都很熟悉,曾多次拍摄有关黄河的专题片,采访过不少“黄河人”。

使命使然,感情相连,大家配合得非常默契。我们和黄河、三盛公一起进入了无人机镜头,留下了一段意外但很珍贵的记忆。

三盛公水利枢纽

约9时10分拍摄完毕,我们一天的骑行正式开始。据了解,三盛公以下至托克托喇嘛湾黄河堤防基本贯通,路面全部硬化。当天骑行80千米,我们由三盛公开始,经杭锦后旗,至东源临河黄河大桥结束,晚上住临河。

今天骑行的一段黄河堤防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感觉与我20年前看到的堤防有天壤之别,安全感大大提升。据了解,三期治理工程正在谋划中,防洪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对这一段的总体印象是:堤顶路面情况良好,少行道树,有点晒,临河区段除外,不仅有行道树,而且路面也加宽到双向4车道,路中间还增加了绿化带。黄河蜿蜒宽浅,时隐时现;田野广阔平坦,多种玉米、葵花、子瓜。沿河堤外侧有不少村庄,牛羊群不多。

临河段堤防

今年的初秋,内蒙古雨水多,据说9月份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下雨。雨水多造成部分区域内涝,不少葵花涝死,玉米也要减产。今天,我们确实看到不少葵花未熟已枯,黑压压一片;低洼地的玉米有不少也已枯黄,但地势高的地方玉米长势很好。这一带主要靠农业,通常雨水少,靠灌溉保丰,今年也许是个例外。

中午在大堤外野餐,我们准备的有饼子、咸鸭蛋、饼干等。由于远离城市,村庄小而且分散,很难找到饭店。这样倒省事,既节省时间,也很惬意!

磴口黄河

今明两天的活动范围都在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市总面积6.5万平方千米,辖7个旗县(区),常住人口约150万。该市自然地理地貌多样,北部是乌拉山草原,中部横亘着阴山山脉,南部为河套平原。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黄河穿流而过,长达333.5千米。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这里渠道纵横、土地肥沃,灌溉面积达66.67万公顷,素有“塞上江南”之称。

丰收在望

晚上住临河。临河是巴彦淖尔市府所在地,是个环境优美的城市。之前,我曾几次到过临河,对其印象很好。街道宽阔,绿化带宽阔,绿树掩映,城市干净整洁,虽有高楼,但没有其他城市普遍存在的那种“混凝土森林”的压抑感。


作者: 李文学    责编: 胡霞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