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恬草色鲜 遍野劲草青

风吹草低牛羊壮,陈巴尔虎草原美。金帐辉煌映日边,汗血宝马跃云端。草原儿女雄风在,英雄史诗永流传。”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隐藏着一片秘境般的天然牧场——陈巴尔虎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羊群如绿毯绣花,马儿自然入画,这里是成吉思汗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
梦幻天堂 陈巴尔虎草原的辽远之美
从呼伦贝尔市出发,初入草原,犹如掉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脚下铺展开来的是那连绵不断的绿毯,牧草随风而动像极了微涌的绿浪。陈巴尔虎旗位于海拉尔区与满洲里市的中间,301国道就穿行在这无边绿野间,把三地连成一线。随着车子向前行驶,草原的轮廓渐渐清晰,天空更加湛蓝,云朵如棉花糖般轻盈地飘浮在空中。视野尽头隐约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在移动,定睛一看,原来是羊群。羊群不断地变化着阵形,在辽阔的草原上游移。活泼的羊群、悠然的牛群、时动时静的马群,还有飘浮的云、变幻的光影,似一幅与天穹相连的巨大画卷,没有任何屏障,铺陈远方。我被梦幻般的草原牵引着,眼界和心灵一下子敞亮起来,感受到了草原的宽阔。
草原牧归
往草原深处走,那一览无余的绿色越来越酽,我怀着敬畏的心投入原生态草原的怀抱,倾听草原风的汹涌澎湃、呐喊喧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从未有过的清爽和自由,直到融入自然、物我皆忘。这就是陈巴尔虎草原吗?是的,这是一片神奇的草原、英雄的草原,“陈巴尔虎草原”的来历与巴尔虎蒙古部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巴尔虎部落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铜石并用时代就居住在贝加尔湖畔。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多次迁移和迁徙。在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清政府为了防御外族的侵扰,将巴尔虎蒙古部族的一部分迁到了呼伦贝尔地区。由于巴尔虎蒙古部族的祖辈到此戍边驻牧,成为这里原住民之一,所以这一地区被称为“陈巴尔虎”,意为“陈旧的巴尔虎”,或者解释为“永远的巴尔虎”。站在蓝天碧野之间,迎着猎猎的草原风,遥望莽莽苍苍的穹庐,领悟草原博大的胸怀,还有大自然最慷慨的厚赐,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诗如画 莫日格勒河的宁静诗篇
在连天的碧野间行走,迎着带有草香花香的阵阵清风,昂首站定,一条清凉的河从天际蜿蜒而来,一路微澜。
被老舍先生赞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像一位腼腆俏丽的少女依偎在陈巴尔虎草原怀里,长纱飘飘,温柔而矜持。
俯瞰莫日格勒河
放眼望去,涓涓流水曲折地镌刻在平坦的草原上,滋润着风光旖旎的大地,就是最美丽最真实的天然画卷。河流、道路、远山组成了五线谱,嘶嘶马鸣、沙沙风声不就是跳动的音符?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旋律只有神奇的大自然才能创造。
光影草原
草原的天过于辽阔,有时这边还是艳阳洒辉、娇红醉脸,那边却雷鸣阵阵、乌云翻滚,随着浮云飘动,草原明暗变幻着。一阵雨过后,太阳抖出金色的披风,牵着云,御着风,把万刚赤金倾泻在千里草原上,草原上空高高地架起一道彩虹,从这边的青青草地弯到了那边的绿色地平线上。颜色之绚丽,跨度之长远,像是在以最隆重的礼节给人们送来祝福!
沧桑悠远 金帐汗部落的古老传奇
陈巴尔虎草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金帐汗蒙古部落是呼伦贝尔唯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地处呼伦贝尔草原的莫日格勒河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厉兵秣马,与各部落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在美丽富饶的莫日格勒河谷中架起了铁木真的金帐,庆贺这场辉煌胜利。金帐汗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每逢夏季,陈巴尔虎旗游牧的牧民便在这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地方聚集。
草原勒勒车
我崔永照们的车刚刚停在营盘前,就有数名身穿盛装的蒙古族同胞,捧着哈达,端着银碗,拉起悠扬的马头琴,唱着动听的蒙古歌曲,来向客人敬酒。只见姑娘先用右手无名指蘸一点银碗中的酒,向天弹去,这叫敬天;再蘸一点酒,向地弹去,这叫敬地;最后再蘸一点酒,抹向自己的额头,表示祝福,最后把酒敬给客人。我好奇他们为什么只用无名指蘸酒呢?蒙古族姑娘告诉我,因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枪、握弓箭,用无名指是表达敬意。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这首优美动听的《敖包相会》家喻户晓,我过去一直以为,歌中的“敖包”指的就是“蒙古包”,真正看到“敖包”,才知“敖包”是用石块、泥土、柳条等堆砌而成的塔形石堆,顶撑有一杆,从杆上向四周拉着四根绳子,上面飘扬蓝白两色的经旗。“祭敖包”,是草原的祈福活动,在主人的指引下,我们绕“敖包”顺时针走了三圈,向“敖包”投撒了石块,然后再默默地许下心愿。草原的风将“敖包”上的经旗吹得呼呼作响,我似是听到了草原千百年的沧桑,神圣感油然而生。
惊心动魄 套马博克赛的激烈竞技
夕阳西下,辽阔的草原上像是镀了一层金,挥鞭驰骋击破了草原的空旷与静谧,草原尽头,牧民手持套马杆,驱赶着马群往回走,群马奔腾,马蹄下扬起阵阵沙尘。这些马匹渡过莫日格勒河的时候,溅起的水花,洋洋洒洒,手拿套马杆的小伙子,来回驰骋,格外英俊……
相较之下,套马更显惊险,我隔岸观看,一群马被赶进围栏里,骑手挥舞套马杆围追锁定目标,马群发疯似的转圈跑,马蹄阵阵,就像击鼓一般,骑手裹在滚滚烟尘之中不见了踪影,力量与速度的角逐持续上演。
蒙古式摔跤也很有趣,摔跤在蒙语里叫博克,博克手的服装最引人注目,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用香牛皮制作,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后背中间有圆形镜或吉祥图案,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摔跤手脖子上佩戴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项圈——江嘎,是在一定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优胜的象征。不需要特定的比赛场地,只需一片草坪或松软空地,观众席地围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间进行比赛。赛前,双方会高唱挑战歌,以助声势,三遍唱罢,摔跤手跳跃而出,做着雄鹰展翅进入会场,双方互相致意后向观众敬礼,较量开始。顷刻间,争斗相扑,盘旋相持,腿膝相击,助威声、呐喊声响彻草原。
原汁原味 蒙古包内的美食盛宴
晚餐时,我们被主人请进蒙古包。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传统的蒙古包,它像一座封闭的碉堡,披着洁白的毡裹,以蒙古族吉祥的云头纹和万字花纹装饰,红、蓝、黄、白搭配有致,古朴简洁,风姿独特。进入蒙古包,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食物,我们面前的碗很快被斟满了香浓的奶茶,我们学着把酥油、奶皮、奶干、奶酪、炒米、馓子、糖和主人切下的羊骨肉加入带盐的奶茶中,尝一块奶皮,嚼出一嘴的奶香,品一口奶茶,齿间溢出一片甘醇。一个个硕大的盘子,被身着盛装的蒙古族少女送到面前,肉香扑鼻,这是最令人垂涎欲滴的烤全羊,金黄色的外皮上,油脂滴落,发出“滋滋”的声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身着民族服饰的主人手持刀具,熟练地将肉割下,分送给每一个客人,没有客套,没有顾忌,人人左手抓肉,右手持刀,吃得津津有味。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在宾主尽欢的气氛中,在放松的心境下,那酒喝得豪放,那肉吃得尽兴,体验了一回原汁原味的草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