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乡愁

山村五月,到处飘香。樱桃,红遍了枝头;小麦,刚刚扬花;洋槐树上,洁白的花朵格外惹眼。漫步于弘农涧河岸边,只见一个个外地的放蜂人,踏着五月的芬芳,纷至沓来。
此时,正是立夏。
立夏在二十四节气中,具有独特的个性。立夏的“夏”有“大”的意思,指春天种的植物长大了。古时,立夏这天,皇帝要率文武百官到京郊去迎夏,祈求丰收。
夏季,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文人墨客写下不少佳作。陆游的《立夏》:“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荫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诗人表达了对夏日的喜爱。
家乡人在立夏这天,有“吃面食”“称重”等传统习俗。
豫西农村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抽穗扬花的时节。立夏时,家家户户将小麦磨成面粉,蒸白面馍、烙面饼、擀面片,全家人一起聚餐,意在庆祝小麦将要丰收。
立夏“称重”的风俗也特别盛行。立夏这天,村里人聚集在村口的老核桃树下,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条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体重。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说着吉利话。进入夏季,人们的体重有所下降。体重超标的人,可在夏季制订减肥计划。更有趣的是,当称到村里那些年轻的胖媳妇时,人们开起了玩笑,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拍掌叫好。爽朗的欢笑声,在山村上空飘荡。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立夏“吃面食”“称重”的传统风俗,已渐行渐远。
吃“立夏蛋”的传统习惯今天还在流行。上小学时,听大人说,立夏吃鸡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的圆满。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之功效,能预防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记得有一年,父亲去秦岭林场当伐木工人,母亲去镇里医院参加“赤脚医生”培训,我们姐弟由外婆照顾。那年立夏,外婆特意用清水煮了几个鸡蛋给我们吃,并嘱咐我们说:“吃了‘立夏蛋’,能平安过夏!”外婆煮的鸡蛋,蛋壳完好,用冷水浸泡几分钟后,轻轻敲开蛋壳,蛋清雪白滑嫩,蛋黄香气扑鼻,十分诱人。外婆去世一年后,立夏又至,我回到家中,推开院门,径直走进屋里,高声呼喊:“外婆,我要吃你煮的‘立夏蛋’!”当时,父亲、母亲、姐姐都没有接话,而是面色凝重地望着我。当我抬头看到柜子上摆放的外婆遗像时,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是啊,外婆早已与我们永别了,可我觉得她依然活在我们中间。我伤心地大哭,姐姐在一旁一直安慰我。
立夏这天,除了吃“立夏蛋”外,我们还玩“斗蛋”的游戏。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巷道里,玩“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现在细细地回味起来,那时玩的“斗蛋”游戏,是那么有趣而幼稚啊!
走过立夏,便是热情奔放的夏季,在这绚丽多情的季节里,漂泊的我,多想回归故乡,去重温故乡那曼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