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与河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2023-06-13 17:20
来源:
黄河网

在南方,小镇与河流似乎总是连在一起。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镇居民的生活就像河里的水,有时混沌、有时清澈、有时平静……
有了众多的河,自然便有了往来于两岸的桥。桥,有新建的也有古时的,它们将河流两岸的人们串联起来,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桥,见证着父辈爱情的开花结果,目送年幼的我到河对岸上学。岁月流逝,桥上走的人越来越少,而车却越来越多,往来的车轮让河流编织的网越张越大。
人们依偎着河流,从未离开过河流,在河边出生,在河边繁衍,在河边老去。
阿公年轻时是个木工,也是个农民。家里的椅子、桌子都是阿公做的。他在老屋后面砍些竹子,干的枝条做成扫帚,其余的便做成木筏。
阿公站在木筏上撒网、收网,网大鱼大虾;岸边的渔笼里,则放些熟食网小鱼仔。阿公把个头大些的鱼分给大家,小鱼仔则让阿婆拿到集市上卖钱。除了捞鱼,阿公还养鸡鸭和水牛,种水稻。当时的人们都是这样过日子,听“鸡叫更”劳作。
小镇人守望着历史悠久的河流,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故事。小时候,像阿公这般岁数的,身边总围着一群小孩子,闹着要听水鬼的故事。其实“水鬼”不过是河里一种尾巴尖尖的黑色虫子。孩子们总是被老人真真假假的故事唬住,有的在睡梦里大战“水鬼”,有的一到傍晚就屏息凝神,生怕自己被“水鬼”捉了去。
河水常年丰盈,泛着鱼鳞般细碎的波纹。镇上的人喜欢在春天看着河水慢慢涨起。河边的老柳树抽出新芽,被阿公赶下水的鸭子拨着水,荡起涟漪。阿婆到河边的草堆里捡鸭蛋、摘水芹、挖野菠菜。炊烟袅袅,漫过屋顶,漫过群山,漫过来时所有的路,只将安稳留了下来。
河流滋润着这方水土,带着风俗以及人们的故事奔向下游。河流如同小镇人的人生,那么长,那么耐人寻味。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