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那年,近走黄河

【字体:      】     打印      2023-05-29 17:12      来源: 黄河网  

20世纪80年代末,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两周年,黄委筹划制作一部电视宣传片,需要到实地拍摄一些电视镜头,供制作宣传片使用。

当时,我从部队转业不久,在黄河工会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与黄委机关音像制作中心联系较多,就有幸参与了这次宣传片的拍摄制作。

这次下基层拍摄,主要是到山东河务局下属有关单位和山西境内沁河拴驴泉水电站采集一些重要画面。

下基层摄制小组由3人组成,音像制作中心的乔增淼、司机宋文渊和我。初秋,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从郑州出发,按照计划线路,东进山东黄河。

从我转业到黄委工作,近距离接触黄河,这是第一次。

1

驱车第一站,我们来到山东菏泽鄄城修防段,段里有一名职工会木匠手艺,他利用防汛物资下脚料制作了水法宣传栏,加之宣传栏版面内容充实,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受到大家好评。在这里,需要采集一组职工群众围观阅读水法宣传栏的镜头。听说要上电视,职工和当地群众都很激动,争先恐后“抢镜头”,我们则像电影导演一样,指挥大家怎样摆姿势、怎样做动作。

拍摄完成后,我浏览片段,发现有几位“观众”穿着很破旧,还有一个人裤子上打了补丁。我问段长:“这几位不是咱黄河上的职工吧?”

段长说:“是咱的职工,都是工程班的,这是老李,这是老黄,他们已经上大堤干活去了。”

我说:“他们穿的衣服太破旧了,应该换换服装。”

段长说:“咱们黄河职工,生活条件还很差,这里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住店的,仔细一看是修防段的’。”

听到这,我心中五味杂陈,虽说是调侃职工的歌谣,但也道出我们职工的艰辛。此时我又有点自责,我为什么要让他们换新衣服、摆花架子呢,原汁原味的黄河,原汁原味的职工,这样不是挺好吗?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防汛前沿肩挑背扛,一身泥、一身汗的身影。一线职工是俯下身子干实事的人,是可爱的人,向他们致敬!

2

驱车沿黄河大堤继续东进。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黄河大堤既是防御黄河洪水的钢铁长城,又是运送黄河防汛物资的必由之路。当时,大堤上的道路禁止外部车辆通行,我们的车辆有通行证,每到一个卡口,司机宋师傅就拿出证件让他们查验,查验通行证的也是我们黄河职工。

记得在一个分洪闸的查验点,当查验人员得知我们是拍摄电视片的,就希望给他们也拍个镜头,他们也想上电视。在那个年代,能上电视是普通人的奢望。乔增淼告诉他们,拍电视片是有脚本的,脚本上没有的镜头,拍了也上不了电视。那时的卡带式摄像机很是笨重,不像现在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拍视频。

根据脚本,我们需要到东平湖采集一组镜头。初知东平湖,是在我刚从部队转业那年,参加黄委机关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上,治黄老专家徐福岭教授给我们讲解治黄常识,说到滞洪区,谈到东平湖,记忆尤深。但是实地到东平湖,一睹大湖风采,还是第一次。

微风初起,湖水荡漾,激起阵阵涟漪。突然想起,《水浒传》中宋江带领一百单八将,就驰骋在这“八百里水泊梁山”。如今,我们的治黄职工,在这里谱写治黄新篇章。更可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让治黄事业走上了依法治水、依法治河的轨道。

听治黄老专家讲,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处理水沙关系的难度非常大。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增强防洪能力,辅之分洪和滞洪工程建设,在应对黄河发生洪涝灾害时,才能保证堤防不决口。东平湖蓄滞洪区就是根据其分洪滞洪功能设置的,关键时刻起到丢车保帅的作用。

黄河滔滔连东平,湖波潋滟明月生。晚上,我们驻足在东平湖岸边,望见东平湖的月亮格外的明亮。

3

那天,我们穿过济南黄河公路大桥,直奔下一站——德州河务局齐河修防段。

之前,齐河修防段发生了一件典型案例,修防段的防汛电缆被人盗割了。这事正好发生在水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修防段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部门很重视这个案件,很快就破了案,并按照法律程序,由法院进行了宣判。

依照脚本,需要采集这个案件开庭审判的镜头,但是因案件已经审理结案,只能做一次模拟法庭。在农场办公室设置一个临时模拟法庭,监狱长、管教干部等组成“临时合议庭”。起初,犯罪人不同意上镜头,通过管教干部做思想工作,表示要积极配合。

我们架设好摄录设备,一切就绪,“庭长”木槌一敲,朗声喊道:“开庭!”

因是模拟法庭,程序上删繁就简。

在自我辩护环节,“被告”说:“我自私,偷割了电缆,把电缆当废品,只卖了300多块钱,但是给国家的防汛造成了极大损失。我有罪,看在我家有80多岁老母亲份上,给我减少刑罚吧。”

在拍摄这组镜头时,我把“摇、推、拉”的手法都用上了,在拉近特写镜头时,我看到了“被告”的眼里闪着泪花。要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知法、学法、守法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做人准则。

这个案例中,犯罪人虽然只得到几百元的利益,但他给黄河防汛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这个案例警示作用很强。

4

十几天的时间过去了,在山东河务局的摄制任务基本完成,按照脚本计划,我们掉头向西,经过即将开工建设的小浪底水利枢纽,进入巍巍太行山之中,在山西拴驴泉水电站采集一组实地镜头,完成了此次摄制任务。

我这位治黄新兵,看着、听着黄河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投身治黄事业,是每个黄河人无悔的选择。

30多年过去了,我觉得黄河依然似一棵树,这树干就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这树根就是全体治黄职工和国家法律保障体系,这树冠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黄河人兴利除害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编辑:时爽 范江涛


作者: 李鑫尧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