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善良

一座城市突然火了。一场始于烟火、归于真诚的邂逅,让上千万人赶往那座城市去吃烧烤。心心念念的烧烤,让一座古老的城市更富活力、更显温暖。
这座城市的名字叫淄博。热情好客、厚道质朴的淄博人,打开家门,视旅客为归乡的家人一般接待。
我的友人何大哥,带着家人驱车数千里到淄博吃烧烤。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我看到何大哥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吃的哪是烧烤啊,这分明吃的是亲人为你精心准备的家常美食,打开味蕾的,是一座城市骨子里的善良。”
一座城市的善良,让我怦然心动。城市的善良,又到底在哪儿?
那年,我所在城市的一个聋哑小女孩,乘坐公交车时不小心丢掉了一副人工耳蜗,这对于一个清贫的家庭来说,是不小的损失。媒体获悉后,发布了寻找人工耳蜗的新闻,于是,全城人行动起来。寻找人工耳蜗的行动,让一座城市温情款款。这副人工耳蜗,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但结局令人感动,城里有几个爱心人士,愿意帮忙为小女孩安装新的人工耳蜗。一周过后,小女孩在爱心人士带领下,到医院安装了人工耳蜗。一颗幼小的心灵,倾听到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爱的歌谣,她将沐浴着城市的阳光成长。
4年前,北京人老沈来到我所在的城市。那个冬夜,住在旅馆里的老沈饥肠辘辘,于是出去吃夜宵。当老沈来到一家饺子摊时,店主已经收拾好摊位准备回家,听到老沈的北方口音,那对中年夫妻赶忙招呼老沈坐下,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端到了老沈面前。中年夫妻陪同老沈坐下闲聊,越聊越投机,那碗饺子的钱,中年夫妻坚决不收,他们对老沈说:“你是我们城市的客人,一碗饺子待客,不算个事儿啊。”
而今,老沈的一个朋友,在这座城市开办了分公司。老沈去招商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好客的城市,适合企业生长。”他的朋友考察后,十分认同这个说法。一碗深夜的饺子,无声地为一座城市代言。
故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最早的故土,其实在广袤的农耕大地,城市产生后,大量人口涌了进来。可如今,大都市里常有人情冷漠的感叹。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区,多年无来往,电梯间的匆匆点头之交,常让人感叹世俗烟火中少了一份根植于心的人情味。春节时,城市空空荡荡,人们奔向故乡,游走在阡陌间,那是故土家园里的灵魂喂养。
茫茫都市闪烁的灯火里,又有哪一盏,是你目光凝望和心头惦记的?灯红酒绿中,打动人心的、抚慰灵魂的,是那些真诚朴实的礼仪,是贴心暖心的一句问候,是人生艰难时的一份关切、一次援手。
大街上林立着店铺,奶瓶、螺丝帽、灯泡、花圈和寿衣等物品,贯穿了我们的一生。这些店铺,在日常生活中彼此渗透,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巴黎当年的下水道,成为流浪者投宿的家。而今,城市的良心,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
一条叫花花的母狗,叼着食物,跳入大江,在苍茫雨雾中奋力泅渡到江中心的岛屿上,为它的幼崽送去食物。这条叫花花的狗,感动了一座城市。媒体报道后,市民们怀着感动,去看望花花。人们赞叹:“母爱的温柔与力量,让花花勇敢泅渡波涛汹涌的大江。”一座城市,荡漾在母爱的暖流中。后来我听说,在知道花花的故事后,一个遗弃了出生才三个月的孩子的妈妈,发疯一般寻找,最后,她找到了自己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
一条狗,唤醒了母性。
众生,因互惠而成。一座城市的善良,让山川温柔,让人心归拢。善良的城市,我们深情地唤它为故乡。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