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手握一卷书

【字体:      】     打印      2023-03-21 15:20      来源: 黄河网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闲事,其实是闹心的事。闲事太多了,像毛线团,越扯越乱,越团越大,真让人累。春有百花,夏有凉风,秋有明月,冬有白雪,长亭短亭,哪一亭不是明媚如画?偏偏有闲事在那儿牵着、扯着,嘀嘀咕咕,翻肠搅肚,真厌烦。无事生非,闲事增烦恼,一个接着一个。

抛开闲事,似乎也简单,就是不理了,任凭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要看个人定力了,也就是常说的淡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像翻越崇山。

对此,郑板桥有个好主意。他曾写诗给别人,一开头就说:“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书卷多情似故人。书是有情有义的,不像闲事,总是惹是生非,令人心思不宁。闲事高高搁起,手握一卷书,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亲切欢颜,轻松愉悦,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书房里,一卷卷书整整齐齐立在书架上,宛若高朋满座,无案牍劳形,无丝竹乱耳,谈笑间,光阴已缓缓成了一曲《高山流水》。

清代著名文人李渔曾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当地财主以自己赞助资金最多,给亭子取名为“富贵亭”。写出《闲情偶寄》的李渔当然不满意这名字,后改名为“且停亭”,并为亭子写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且停亭”,名字取得好,对联也写得好,高出“富贵亭”十万八千里。富贵能消弭烦恼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且停停。于丹说,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甚至不是具体的一段光阴。一盏茶、一杯酒、一段琴曲、一片山水,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我觉得这“且停亭”就是手中的书卷,一程一程读下去,万卷在胸,自然而然眼界就高了,跳脱出了小局限,人生也就走向了适宜从容。

有人不屑,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你当真这么想,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隔了那么久的岁月,谁拎得清这是古人的自谦,还是一时的牢骚呢?如果动机不纯,一心想在书卷里找到黄金屋和颜如玉,恐怕是要失望的。而你若真正喜欢上了书卷,书卷便不会亏待你。殊不知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会在你的内心铺上一条宽宽的道,会在你的头顶擎起一片湛蓝的天,让你拥有强大的内心、高远的人生格局,以此对抗一路的酸甜苦辣。

诗书继世长。一个人身上最好的气质是书卷气,那气质散发着缓慢而柔和的光泽,超脱于物质之外,别致而有格调。书卷气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天长日久的渗透,灵魂渐渐就有了书卷的芳香。一个家庭,立足于社会,最体面的介绍词便是书香世家。听到书香二字,内心会不由自主地升腾起敬意。而听到富贵人家,羡慕的成分就多了些,不会生敬心。

书香,和精神一样,无形,却至高无上,主导着人生的走向。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


作者: 耿艳菊    责编: 王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