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折来一枝春插瓶

【字体:      】     打印      2023-03-14 15:08      来源: 黄河网  

“柏子香中霁日妍,一瓶清供晓窗前。玉梅破蕊先含笑,春色今年胜旧年。”清代沈俊的这首诗,写出了古人以清供迎春的雅与乐。我们说的瓶花,也正是诗中的清供。

清供者,清雅之供品也。原是古人在节令、祭祀时供奉的鲜花、蔬果等清雅供品,后来泛指诗书之家的厅堂和书斋陈设的文房、书画、金石、盆景、瓶花等精雅之物。

清供,最早见于秦汉时期,而鼎盛却在明清。明清时,清供非常流行,甚至成了书画、雕刻的一个重要题材,以清供入画的新春画作,被誉为《岁朝清供图》或《岁朝图》,?表达着吉祥的寓意。

读书时,我曾经欣赏过明代画家陈洪绶的清供画册,一度爱不释手。他的画作,朴素清雅,各具情态,既有山林气息,亦不缺文人情怀。《山水诗册》里,一叶小舟缓缓而来,舟头是手捧书卷的文人,和一樽小小瓶花;《读骚痛饮》中,一文人独坐案边,石几上一枝白梅横斜瓶中;《高士摘梅图》中,“折得一枝归”的高士,赏花入神,浑然忘却身边捧着花器等候的童子。他的画作中,有荷花、兰花、水仙、灵芝、佛手、菖蒲,姿态各异。

清 边寿民《岁寒清供图》 资料图片

清代画家边寿民有一幅画,叫《岁寒清供图》。画中,瓷瓶是冰裂纹的,瓶中的花是梅花和南天竹。一枝松枝从瓷瓶背后斜探而出,清雅可喜。梅花旁斜逸出,松枝针叶繁密,艳红的南天竹在水墨中脱颖而出,色彩对比鲜明,十分夺目。虽以“岁寒”为画名,但画作洋溢着融融的春意。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小小的瓶花能够赢得古人垂青呢?“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明代袁宏道的这首诗,或许道出了其中缘由。玩赏瓶花,除了渲染四季气氛,还可以寄托忧乐,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生活中,只要有情致,便可以“折来一枝春插瓶”,供于案上,使之成为可移动的“案上园林”。如此,我们就能见微知著,体味清雅、幽逸、闲适的生活本相。

郑板桥有诗云:“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虽家贫无所有,但不妨碍寻高雅之乐,只要有心境,插上三两枝瓶花,便是整个春天。毕竟,瓶花的美好意趣,是属于有心人的。有心人,有了花,生活总是不一样的。“折来一枝春插瓶”,春天就有了性格,灵魂也有了延展。花之美更加鲜明,人的意趣也如源源活水。

春日将至,愿你“折来一枝春插瓶”,静候一个鲜艳夺目的春来。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


作者: 马庆民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