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号子震九天

2022年腊月二十八日上午,我来到济南天桥黄河河务局,采访黄河河务系统的传奇人物赵长河。一见赵长河本人,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只见他高大威猛,膀大腰圆,身高比我高出一头,体形也大上一号,说话快言快语,非常直爽,是个典型的性情中人。
随着谈话的深入,我慢慢发现,他其实就是“山东大汉”和“黄河铁军”的一个典型代表,而且是集指挥艺术、专业精神和现场喊号于一身的“黄河号子”的传承者,而不仅仅是一个会喊“黄河号子”的人。
赵长河出生于济南北园大街,黄河从他家门前流过。1977年,19岁的他加入黄河职工队伍,成为一名黄河修防工,不服输的性格让他立下当一名好技工的志向。他平时注意观察,也留心向师傅学习,刻苦钻研修防和抢险知识,摸索出一些看起来有些“土”,但关键时刻很管用的好办法,逐渐成为黄河抢险的“技术大拿”。他长期担任济南黄河抢险队的副队长,虽然一直是工人身份,却被黄河水利委员会纳入专家库,遇到抢险任务总会叫上他。
2008年春夏之交,汶川发生震惊中外的大地震。抗震救灾,“黄河铁军”不能缺席,赵长河也不能缺席。当时,位于四川省广元市三堆镇的鱼儿沟水库大坝出现多处纵向裂纹,如果上游来水壅高水位,大坝会不堪重负,水库下游数万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到了现场,赵长河仔细观察后,心中有了数。时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的张柏山问他:“老赵,这个活儿怎么干?”他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当时,现场技术人员众多,各自都有方案,一时间,大家争执起来。最后,张柏山对大家说:“都别说了,先听老赵的。”
赵长河听了这话,立即拿出自己的“锦囊妙计”。第一计,针对大坝裂缝进行灌浆,修复坝体裂缝。第二计,迅速清理溢洪道上的阻水物,畅通水道。第三计,拓宽溢洪道,用土工布将溢洪道严密地围护起来,稳定泄洪水流,之后,迅速泄掉水库内的多余蓄水,减轻大坝承受的压力。这三条计策,果然奏效,很快解除了溃坝危机。
赵长河喊黄河号子,是跟师傅赵广荣学的。如今,师傅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我问他:“为什么学黄河号子?”他回答:“喜欢。”
赵长河喊黄河号子,尤其令人振奋。究其原因,除了“喜欢”,还应该包含一点“天赋”。因为他的噪音比别人更加洪亮和浑厚。虽然他是跟师傅学的黄河号子,但无论是内容,还是效果,都远远超出了师傅。
在赵长河看来,黄河号子分几十种。打手硪、捆柳石枕、推抛柳石枕下河、编铅丝笼、抛铅丝笼、做反滤围井等,各有各的号子。他认为,几乎所有现场作业,都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号子,都能通过号子来有效组织施工。如果他不懂专业知识、不懂作业流程、不懂质量标准,根本不可能创造出如此实用的号子。
赵长河喊的号子,有一部分是传统号子,有相对固定的内容。这种号子,有快慢两种节奏。“呀嗨!呀嗨!呀呀嗨!”这一种比较急促,像疾风骤雨,像战鼓轰鸣。“呀嗨,呀嗨,呀嗨嗨!”这一种比较舒缓,像微风细雨,像浪花簇拥。节奏快慢,依据现场作业情况而定。
更多的号子,则由赵长河即兴创作,自编自喊。一切都是根据现场作业的需要,是作业程序进展的指令,是对作业过程中偏差的调整。与其说是调动情绪、调整节奏,不如说是现指挥场作业的一个个命令。
“同志们呀,各就位呀,嗨,嗨!”
“同志们呀,这根桩呀,打下去呀,高高举呀,都使劲呀!”
“张三呀,那根桩呀,拿过来呀,赶紧打呀!”
“李四呀,那根桩呀,有点歪呀;右边的呀,加把劲儿呀!”
“临河的呀,使点儿劲呀;背河的呀,轻一点儿呀!”
“向左点儿呀,向右点儿呀,松开绳呀,再抓紧呀!”
“加把劲呀,抬起来呀!”
他的号子,像一种独特的乐曲,起伏有致,厚重洪亮,字字铿锵,声声入耳,让人如醉如痴,让人血液沸腾,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假如他一开始学习音乐指挥,会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
赵长河最难忘的是1999年。那一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济南黄河。山东黄河第二专业机动抢险队作为黄河专业抢险队伍的代表,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抢险演练情况。
演练地点在天桥区盖家沟险工,30个职工一起打桩、捆枕、抛枕。赵长河冷静镇定,指挥抢险队员有条不紊地作业。作业现场原来是个道口,打桩非常困难。赵长河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气,高喊号子。他的声音豪迈嘹亮,直冲云霄,令人震撼。与此同时,30个抢险队员齐声应和,声势气壮山河。这情景,打动了所有的在场者。
演练完毕,准备合影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对工作人员说:“快把那个喊号子的山东大汉叫过来。”听到工作人员的招呼,赵长河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跑了过来,江泽民总书记用力握着他的手说:“有你们,我就放心了。”合影留念时,江泽民总书记又把他叫过来,让他站在自己的身边。
退休之后,赵长河依然心系黄河,情牵黄河。为了把他的精神和技艺传承下来,单位为他安排了几个徒弟,他的徒弟有研究生,有退伍军人,徒弟们勤学苦练,很快成长为抢险队的技术骨干,有两人分别当上了抢险队的队长和总工。
几十年来,赵长河每天都坚持到黄河大坝上走一圈。面对母亲河,他尽情地喊着黄河号子。他说,只有这样,才会感到身心舒畅,夜里睡觉也睡得踏实。很多人喜欢“喊山”,而赵长河是在喊我们的“黄河母亲”。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