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黄河从我家乡流过

【字体:      】     打印      2022-10-27 10:17      来源: 黄河网  

滔滔黄河,奔流不息,那是华夏大地上一支流动的歌。巍巍巴颜喀拉,纵横千里,那是青藏高原上一幅多彩的画。青山翠拥,碧水环绕,这就是川西高原上那颗绿色纯净、自然、耀眼的明珠——曼扎塘湿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里缓缓流过,这块美丽的土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黄河西来绝昆仑,出川清水向东流”,在人们的印象中,黄河的发源地在青海。而事实上,黄河的大小支流却醒目地发源于四川阿坝境内的多处分水岭。
干流发源于巴颜喀拉的黄河,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一路欢歌地流过四川阿坝,仅在阿坝、若尔盖、红原、松潘境内的流程就达174千米。黄河流至四川阿坝时,水势稍稍变得平缓。在若尔益县境内形成了九曲黄河第一湾。在阿坝县境内的曼扎塘湿地绕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小弯。这些弯弯的河道,是黄河的杰作,是流水冲击的结果。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河水清澈明净。
每到夏季,这里绿草茵茵,翠绿草毯十分美丽,与若尔盖大草原、红原草地连成一片。更有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成群结伴嬉戏于沼泽边,是观赏辽阔川西草原湿地、领略草原风光和考察高原湿地生态的胜地。附近的岗丘及大草原牧草肥美,牛羊点点,牧歌阵阵,经幡猎猎,鹰翔蓝天,帐篷星罗棋布,整个曼扎塘湿地呈现出一幅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卷。
从曼扎塘流过的数十千米贾曲河是黄河上游支流之一,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入水口。这里的山川因她的滋润而温润,凡来这里的旅游者,无不陶醉在这山水合一、如诗如画的仙境中。
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走近黄河,岌岌加上翼翼地接近黄河水,我的手终于伸进了黄河。瞬间,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二十四史,每一页都有她浊浪的回声。然而,流过四川的黄河却那么澄澈。
黄河上游,山因水青,水依山秀,山山水水,美在自然。
当你走进曼扎塘湿地,你就会发现这里是一个水草丰美、寻奇探幽的世外桃源。这里芳草连天,明池共映,无数个山包形成了块块草坪,十多个水池,景随季节而变换,春秋因景而生色。黄河之水,源远流长。“遥想禹凿龙门,万民挥镐,招喀喇昆仑之融雪,引湟渭汾洛之清澜;使九曲回还,远上白云,瀑落蓬莱。润千塬之神土,纳百川之流泉。一河横空,哺育万类,自是桑麻翠苑,黍粟有继,藏驼回丰腾欢,蒙马汉牛旺健。五千年文化袭传,炎黄子孙唯母亲河是称无以感戴。”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黄河总是磅礴的,河水洋洋,汤汤不可陵。龚自珍在其《己亥杂诗》中写道:“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他的情人灵箫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想到这里,我从黄河边上拾起一块黄河石,收藏在自己的衣兜里,至今它仍保存在我的书房里。从此每到夜深人静时,仿佛就会隐隐传来黄河的水声。
哲学家们看出了黄河是因为不择细流,所以能成其大。伟大出于平凡,在四川阿坝,在黄河上游的曼扎塘湿地,我们不难悟出这个道理。这里没有滔滔洪水,仅有一股股细微的清泉,就是由它们汇集成了雄壮的黄河!
这里,不仅水无浩浩荡荡之势,山也不雄伟。虽然高耸的巴颜喀拉雪峰遥遥可见,但在盆地的周围,不过是些相对高度几百米、几十米,甚至更低的山岭与丘陵。
这里也没有参天大树,但仍有一些特殊的植物顽强生长。为了适应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的恶劣环境,它们都长得很矮,俯伏在地上向周围发展,多是高仅十几厘米、几十厘米的草本植物和灌木。许多植物还长成圆墩墩的坐垫状,花开在顶端,而且长得比叶片大。当鲜花盛开的季节,真成了花团锦簇,布洒在荒滩上炫人眼目,似乎是在展示它们足以自豪的顽强的生命力。
这片土地,这段黄河,从上古演绎到近代的故事,汇就了阿坝藏民族历史文化的主体。因此,我们常常自豪地说:“阿坝是块风水宝地!”
从曼扎塘湿地流过的贾曲和泥曲,分别以不同的姿态流进黄河,便融入了黄河的不羁。在与黄河的交汇处,人们就会见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景象,就会听到黄河的咆哮声,感悟到黄河之所以狂野奔放,是因为有这一片高原肥沃土壤的帮衬。
盛夏的曼扎塘湿地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如果绿色代表着生命,走进这一片土地,你就会感受到黄河生命的律动与勃勃生机。那辽阔草原和草原上隆起的高原浅丘被暗绿色、青绿色的草甸紧紧覆盖,草原深处细小的流水潺潺流淌,这些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沼泽湿地在灿烂的阳光下鲜亮耀眼。每当这个季节,你就会发现天空是那么的近,大地是那样的宽阔。一路读山、读水、读蓝天白云、清澈的黄河、绿绿的草,读远处的牦牛影、近旁的绵羊群;读牧人黑红的脸庞、绚丽的服饰、黑白色的帐篷、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热情、好奇、羞涩、友好和一种对远方殷殷的期盼。每一页都是那么真实、浓郁,仿佛每一处都能读出几千年历史沧桑变化的过程,但最震撼人的还是黄河。每个人都会在黄河边停留,面对母亲河久久地凝视……
编辑:胡霞 范江涛


作者: 白羊子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