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春

春天吃春菜,这是故乡的习俗。春菜既清新素雅,又香甜可口。
吃春菜首选荠菜。辛弃疾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民谚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早春时节,大地回暖,万物勃发。田间地头,荠菜顽强地从解冻的大地里探出头、直起腰,沐浴春风,微微摇曳,翠色喜人。从田间将荠菜挖回家,洗掉尘土,再用开水焯一下,便可做成各样美食。或清炒、或凉拌、或包馄饨、或煮菜汤,萦绕舌尖的是一股浓浓的乡野味道。
韭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以初春时节品质最佳。民谚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经过了立春、雨水、惊蛰,春韭缓慢地生长着,清明时节终于婷婷立于田间。春韭叶片虽短,但很厚重,有弹性和韧劲,泛着清新的绿色,看着就惹人爱怜。春韭柔嫩多汁且鲜美,是提味增香的佳品。春韭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和肉、蛋、虾、墨鱼等一起翻炒,又可作为饺子、包子的馅。
芦蒿别名蒌蒿、水蒿、柳蒿等。苏轼有诗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做芦蒿需要的是一份儿精细,食材只选取鲜嫩的芦蒿尖儿。芦蒿炒香干,除了加一点油、盐,几乎不加别的调料,要的就是芦蒿尖儿和香干相混的自然清香。芦蒿在炒之前,最好在清水中浸泡一会儿,炒的时候需用旺火。芦蒿出锅之后鲜嫩挺拔,带着春天特有的气息。
说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笋。春笋,笋体肥大、美味爽口、营养丰富,有春天的“菜王”之誉,被誉为“素食第一品”。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详细记载:“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法,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春笋做法多种多样,可荤可素。鲜嫩的春笋,各个部位都可食用。嫩头可用来炒食;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与肉类一起烹汤,还可放在坛中经发酵制成霉笋,炖食别有风味。
春江水暖,肥了田野阡陌边的野菜;薄雾晨露,润了山间竹林的笋芽。吃春,吃出满嘴的春香、满心的春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