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秋天的门扉

秋天的门扉

【字体:      】     打印      2022-08-09 16:17      来源:  

  立秋在农历七月中,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它宛如文雅的少女,屏息敛声地轻扣秋天的门扉,倏忽而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到了这个季节,万物渐次成熟。初秋的天气承袭着盛夏的性格,溽暑的闷热并未一下子退却。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热死人”之说。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宋代刘翰的《立秋》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清晨醒来,于微寒之际,不经意向窗外望去,只见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树上寒蝉振动双翅,声声嘶哑叫着秋凉,与引吭高歌的大雁,共谱一曲意蕴悠长的交响乐。唐代诗人杜甫在《立秋后题》诗中曰:“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这是立秋真实的写照。

  立秋的“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和收获的意思。秋天继承并巩固了盛夏打下的江山,此时的大地一片欢腾:沉甸甸的向日葵、绽开笑颜的玉米、饱满殷实的稻穗,成为流年里最美丽的风景。硕果累累,给人以无限的喜悦,令秋日颇具质感与获得感。

  立秋要啃瓜,家乡人在立秋这天务必要吃西瓜,以防秋燥。清人《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古老的习俗给立秋节气增加了许多文化趣味。

  家乡谚语说:“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立秋这天,民间有称体重的习俗。人们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进行对比,若体重减轻,就叫“苦夏”。古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以胖瘦为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此前身体消耗的能量,到了秋季需要补回来。“贴秋膘”最直接的办法是吃肉,乡下人宰自家养的肥公鸡,红烧后,既滋补又实惠。

  立秋未及深秋,绿意仍在。伴着明亮而不毒辣的阳光,人们可以尽情品尝醉人的自然美景。立秋的秉性是沉静如水,不张扬,不喧闹,不噪聒。它轻轻叩开秋天的门扉,然后低眉顺眼地恭立一旁,静静守候处暑来接班。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

作者: 高桃芝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