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化工坝
再看化工坝

和老同学一起,再次来到孟州城东南20余千米的化工控导工程,站在连坝上,阵阵暖流透过衣襟沁入心扉。连坝蜿蜒东去,充满着勃勃生机。丁坝顶着水流泛起的浪花拍打着根石,哗哗的水声演奏着一曲动人的乐章。
化工控导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修建的,是河南省孟州市境内第一处控导工程,旨在保护滩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控制河流流向,促进农业发展,改善滩区面貌。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孟州有3个公社的群众参加了工程建设。工地上,石头用双手搬,土料用平车拉,吃的是大锅饭,住的是大帐篷,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只求工程有进度。30余天的大干苦干,8道丁坝建设工程提前全面竣工。
望着东去的大河,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又听见柳石搂厢进占的号子声,隐约又看见抡起油锤打木桩的身影。那一辆辆小平车,那一根根木桩,那一块块石头,那一方方土料,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都是我十分熟悉的施工场景。
此后,又修建了上延10道坝,基本上完成了控导工程导流的规划,达到了“一弯导一弯”的调流目标。
如今的化工控导工程,连坝路面铺上了柏油,两旁种植法桐、栾树和女贞,枝繁叶茂,特别是高大的塔松,挺直站立于堤防之上,恰似守卫的士兵。背河的防护林成方成块,丛林中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好像在欢迎我们一样。各个丁坝界桩明显工整,时时在告诉人们行走的位置。迎水的29道丁坝,水和根石碰撞出浪花,交织在水面上,像一曲柔和动听音乐。身着迷彩服的养护人员,或挥锹填土,或提水浇树,或搬石修垛,正是他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守护者,用汗水浇开了黄河岸边的花朵,用双手装扮了黄河崭新的容颜,用一块石、一方土塑造了新时代的生态黄河。
走着看着,看着想着,不知不觉间,阳光铺在河面上,茁壮成长的树木映衬着连坝,守护者的身姿映照其中,若巨幅彩锦煞是好看。
化工控导工程是孟州黄河的“一枝花”,因水而秀,因河而美,当置身于这坝水相依、人河相映的秀美之中,谁又能不想多看一眼呢?
责任编辑:时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