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烟火寻常

烟火寻常

【字体:      】     打印      2022-07-07 16:21      来源:  

  有一天逛街,是仿古一条街。鲜亮的店面,古色古香,雕梁画栋,檐下朱红的墙,很有明清的韵味。小吃店连凳子也是古典的那种,还有门口的灯笼,墙上的画,清雅别致,都像是从古风里走来的。

  这样的意境里,很适合一种人吃饭,大男人,就是侠客那种。身佩长剑,戴斗笠,披斗篷,一路风尘,打马而来。脸色阴郁,神色冷漠,却酷。进得店来,“哗”,掀一下斗篷拣个凳子坐下,吩咐一声:“伙计,来些牛肉,一壶好酒。”“啪”,摸出一锭银子,搁在桌上,眼睛并不看伙计,而是在店里四下里巡视……

  读古典小说,看宋人的饮食,阔人请客,花四两银子,可以置办十人的酒食,有羊肉,有猪肉,有鸡,有果蔬,还要有个唱曲儿的。一顿饭从傍晚一直吃到午夜才散。寻常人家聚会,是要凑份子钱的,吃酒吃肉实属奢侈,挨着节日才聚聚。百姓人家,多吃些面饼,蔬菜。至于穷人,烂果子、黄菜叶子、菜根、糙米都是一顿饭。田夫野老者,自去大野里掘来野菜,凑合果腹。

  宋代那会儿,最常吃的菜蔬是葵,滑而肥,味甚美。宋人喜欢吃羹,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反正也没吃过。不过,我喜欢扎扎实实的饭菜。至于汤、羹、饼子,浅尝辄止。

  去吃搓鱼,青稞面的。寸许长,滑滑的,盛在碗里,真像一窝小鱼儿。菜是家常菜的味道,清淡,调料不重,也不贵。一碗搓鱼配一盘菜,酸辣土豆丝、麻婆豆腐、酸菜粉条,都是我爱吃的,清清爽爽,可口。盘子是白瓷的,长方形,两头儿翘起来,像一叶舟一样,载着寻常百姓的烟火日子。

  蒸饼也很诱人。一层一层的面饼,薄薄的,手擀出来,蒸出来,切成丝,颤巍巍地挑在青花瓷碟子里。蒜汁、陈醋、油泼辣子,一样样地浇上,清香清香。佐一碟子蒜蓉西兰花,或者酸菜粉条,或者青菜炒牛肉,都极可口。

  古人吃饭,讲究器,碗碟一定要精致,连釉色也颇为讲究。生意好的馆子,都很注重器,碟子碗盏非常讲究。秋葵是一味古老的蔬菜,汉代就有。有一次,饭桌上见到秋葵,盛在一个白莹莹的浅浅碟子里,配了几朵花,葵绿花红碟子洁白,像艺术品一样,舍不得下口。

  香头面适合早晨吃,碎面条,肉牛切丁,红的绿的蔬菜炒好混入面条里,汤是汤,面是面,清爽可口。若是配上番茄炒鸡蛋,油菜青椒,木耳洋葱,看一眼,口水就流下来。远游的人,一路风尘,坐下来,喝一杯热茶,吃这样一顿舒心的饭菜,内心的多少纠结都放下了。

  好的馆子,都是在简单的几样菜品上下功夫,精益求精,吊住食客的胃口。有的馆子干脆只有一样招牌菜,照样好生意,客人就吃个特色。

  清炒菜心也很好吃。青菜心在滚水里烫一下,捞出来控水,然后爆炒,加几段朝天椒,不用酱油。颠几下,出锅,颜色鲜绿,味道清淡,吃起来有老家的味道。

  羊肉吃火锅极好,羊肉极薄,肥瘦搭配出来的颜色很好看,白红相连,稍微一涮就熟了,又嫩又香。锅底是筋头巴脑的羊骨头,捞出来一块,很有嚼头。

  砂锅豆腐也很家常。颤巍巍的豆腐、青白的粉条、香菇、葱绿的油菜和切成薄片的熟牛肉,加了骨头汤,顶着一撮蒜苗。汤色雪白,“咕嘟咕嘟”炖着,老远就闻到蔬菜牛肉的味道,极香。

  一粥一食,温暖而踏实。走在大街小巷,都是冒着热气的馆子,热腾腾的,端出一碗一碗的日子。食客如云,吃饭如参禅。这样的吃食让我感动,心里也暖暖的。挤在人堆里,觉得吃饭是一种虔诚的仪式,是对生命的敬仰,是对食物的感恩。

  编辑:胡霞 范江涛

作者: 刘梅花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