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枣树和杏树

枣树和杏树

【字体:      】     打印      2022-06-06 09:15      来源:  

枣 树

  枣树,鼠李科枣属落叶小乔木,稀灌木,原产中国,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在河南,家生野长,是很泼皮的一种果木。

  早年,我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枣树的风格》,主人公像极了北方的枣树:“在冬季,它们土土的,灰灰的,或守在岗坡上,或三三五五散落在田野里,裸露着铁色枝干,枝干上满是刀伤和棍棒伤,疙疙瘩瘩,简直像霸王鞭,熬尽了冰霜的摧折。可是到了秋天,原野上最美丽的风景便是它们了,满树红玛瑙似的果子,在露水和阳光里闪耀,弹拨着八月的金风,简直是一曲曲美妙的琵琶仙乐……”

  不厌其烦地抄自己的文章,是因为我对枣树怀着不一般的深情。

  我家门前有一棵弯腰枣树,我记事儿的时候它就有一搂多粗了。树身在一米多高的地方弯折后,再挺直两三米,伸出3个长长的主枝,开花结枣,酥脆蜜甜。

  每年砍高粱的时候,枣子发虚发白,个把个儿红了屁股。俗话说,青皮秆打枣吃。再过些日子,树上的枣红了一半儿,父亲瞅个空儿,爬上树又摇又打,一年能收两筐子一簸箩。除了送左邻右舍,晒晒收起来,过年的时候蒸枣包子,黑面包子也很甜。

  有个谜语:“弯腰树,弯腰长,弯腰树下狗弹痒。”谜底是手持长弓弹棉花,几岁的我,总把这景象和弯腰枣树联系在一起,想见那走乡串户的弹花人把摊子支在一棵弯腰枣树下。这真实和想象的细节,转眼都被流光冲走,越去越远了……

  为了能籴些细粮调剂一年红薯半年粮的苦日子,纺线织布、以布换花,是个很不错的挣钱门路。不想总借别人家的织布机,父亲就把那个弯腰枣树放了,枣木很沉,弯腰的地方做了织布机的下摆。我看着大人们一锯一锯拉倒大枣树,难过得放声大哭……

  1960年春天闹饥荒,大枣树根发出了一大片枣树秧子,下雨天不能下地剜野菜,奶奶就去摘枣树叶煮煮吃,我现在还记得,煮熟的枣树叶又酸又涩,实在难以下咽……

  来年春天,刺秧子长成了小枣树苗,父亲就把它们移栽到门前下坡处,我长成大人的时候,那两棵小枣树也长到了碗口粗,只不过不弯腰了。

  枣树有很多品种,新疆大枣、赞皇大枣、七月鲜、鸡蛋枣、梨枣、晋枣等。记忆中,村里的枣树有很多,八伯家的木郎蛋枣,圆圆的很大,不太甜。大先生大伯家的马牙枣,细长,很甜,和七月鲜有点像。

  每年腊八节,父亲就会拿菜刀在枣树的根部砍几下,然后倒半碗腊八粥在刀痕上。说是砍砍喂喂,结枣稠密。

  如今全国有十大名枣,河南入选的是新郑的鸡心大枣和肉厚核小的灵宝大枣。

  出土文物证明,早在8000年前,新郑这个地方就有枣树了。乘车去郑州,路过新郑,可以看见连绵不绝的沙壤土丘,连绵不绝的枣树。树很美,每一棵的根部都很粗,不知道是不是用刀砍过的留痕。

  枣树被称为“铁杆庄稼”,史书记载它是“木本粮食”。清代诗人崔旭有句:“河上秋林八月天,红珠颗颗压枝园;长腰健妇提筐去,打枣竿长二十拳。”有史以来,枣树已经习惯了千击万打,是一种有骨气、有顽强生命力的好树。

  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和药性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血虚面黄、心悸失眠等症。

  据统计,中国红枣最高年产量为36.8万吨,制成蜜枣、红枣、熏枣、黑枣、酒枣及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

  枣树开花季,会被野蜂和家蜂采花酿成上乘的枣花蜜,是蜜中的上品,可以补充能量、缓解疲劳,还可以杀菌消炎,这是大自然对人类弥足珍贵的馈赠。

杏 树

  写到杏树,我脑子里就出现了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想要的甜蜜……”

  听人说,到伊犁不看杏花等于没去。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有条杏花沟,沟里有2000多公顷原始杏林,是全国最大的野生杏林。杏树连根接枝,花开时节,相隔不到两米就只闻其声看不见人。

  可再美也在天际外。一个“杏”字,在我的心思里,是拿一颗搁牙上一硌,满口腔都出水儿的存在。古人说望梅止渴,到我这儿成了想杏止渴。

  两人合抱的大杏树,长在大嫂家的那片荒场里,那荒场是我的百草园。从春到夏,虫鸣鸟飞,深深浅浅的草都茂盛。大杏树开花比桃树早,胭脂色的花蕾,颗颗冒出来的时候还会下雪。那花看似娇嫩,却不怕冻,三朵五朵七八朵,在寒风里摇晃着,一眼没看见,整棵树就全开了。嘤嘤嗡嗡一声响,早春二月的美丽与明艳,全在这里了。阳光会把花儿晒淡,小燕子飞上飞下,嘴衔脚爪儿挠,没多久,又把那似有若无的淡红也叼走了,片片落下来,坐在树底下纳袜底儿的女孩子,头上身上落满了杏花雪。

  那女孩子是我的堂姐,腮红眉眼黑,十八九岁,正是春花初绽的年岁。她喜欢的人高她一辈儿,原本是叫叔的,虽是异姓,抬头不见低头见,家族里的人都反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鼻青脸肿的,她还是嫁了……

  两个人,半间房,也有过如胶似漆的日子。几年后,不知道为什么,男人变了性子,三天两头下狠手打她,这个名叫“香姑”的女子,成了众人眼中自作自受的可怜人,人们在背后叫她“槌布石”,香姑这个闺名竟然被忘了。

  杏树,唐以降,被污名化由来已久,到明末清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更直白地下了定论:“树性淫者,莫过于杏。”说女子出轨是“红杏出墙”,也已约定俗成。

  与之相反,庄子、孔子身前笔下的杏树都具有高洁的神性,孔子讲学的地方叫“杏坛”,想见老夫子在杏花疏影里抚琴讲学,何等潇洒!《红楼梦》中,曹雪芹借用唐代高蟾的半句诗“日边红杏依云栽”,指代明亮豪爽的三小姐探春的命运,那红杏,走进读者心里,高天流云般的晴朗明丽。这才是杏花本初的模样。

  东晋葛洪在所著《神仙传》中有杏林一说:“(董奉)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这便是医界被称“杏林”的由来。遥想这位与张仲景、华佗齐名的道医,对杏树情有独钟,杏与药应该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吧?

  杏树原产于中国新疆,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现有品种200多个。

  在我的记忆里,杏,有黄,有红,有白,有香核,也有苦核。香核杏小,杏仁可以生吃。苦核杏大,杏仁是苦的,煮熟才能吃。苦杏仁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古来就是一味中药。多种药典有载,以苦杏仁为主药的验方不下数十种之多。

  杏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之外,在我心中,它是早春二月清寒尘世那一抹暖色,是豆蔻小女儿因纯净而美丽的心闲事。

编辑:胡霞 范江涛

作者: 曲令敏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