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之美
古建之美

中华文化之美,在古建筑中可见一斑。
传统四合院中的垂花门,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春日里,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站在垂花门旁,那种美总会打动内心。
垂花门向外的梁头是云的形状,被人们称为“麻叶梁头”。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柱头向下,雕有莲瓣,叫“垂莲柱”。连接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有“子孙万代”“福禄寿喜”等美好的愿望。垂花门像是一座方形小屋,非常立体。
你再看那些瓦当。斑驳的光影中,瓦当无言地诉说着时光深处的中国之美。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且能防水排水、保护木构。有人说:“古老的瓦当勾画了居室最初轮廓,也浸染了岁月的苍凉痕迹,展示着低调的艺术之美。”
当你细细地抚摸一片瓦当时,你会惊异于瓦当的图案设计之美。瓦当呈圆弧状,上面的字体如行云流水,极富变化。云头纹、几何形纹寓意吉祥。瓦当缝隙中,残留着秋日的黄叶。落叶似乎因为喜欢这些精美的瓦当,密密匝匝地挤了进来。那些整齐排列的瓦片,则像众多宽容大度的长者,用宽广的胸怀迎接落叶和风霜。
有一片瓦当,上面雕着一只飞翔的燕子,两边对称饰有点点春雨。最妙的是,瓦当中间写着一个“春”字。春意盎然中,这片瓦当,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瓦当的最下方,呈水滴型,当春雨蒙蒙时,那些小雨点就汇集在这里,成线,成珠,缓缓滴落,彰显着古典之美。古老与新生共存,给人的感觉是静雅和唯美。
有的瓦当上雕刻着精美的莲花。当你仔细看时,清晰地看到了花蕊。古人在雕琢这些其貌不扬的瓦当时,每一笔都用尽了心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瓦当却长久地留存着。
有的瓦当看起来比较凶猛,上面有小兽图案。当你乍一抬头,看到满目小兽,必有一种肃穆之感。这些小兽横眉立目,血口大张,颇有威严之风。
古人的生活是从容不迫的。他们的脚步是慢的,手工是慢的,建造房屋也是不紧不慢的。精工出细活,件件都是精品。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细密的心愿呈现出来。
当你走进老城区,古色古香的味道扑面而来。一时间,你嗅到了历史的味道,感受到了祖先对于后代的祝福。古人低调而内敛,把祝福和牵挂雕在屋檐上、写在岁月的长河里。
瓦当之美,在于形,更在于神。正如中国文化之美,在于磅礴之势,更在于不绝之魂!
编辑:胡少华 范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