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油印《防汛抢险手册》

油印《防汛抢险手册》

【字体:      】     打印      2022-04-09 11:12      来源: 黄河报·黄河网  

  时如穿梭,一晃48年过去了,可是有一件小事,仍使笔者历历在目,经久难忘,那就是用铁笔刻蜡纸,油印《防汛抢险手册》。

  根据工程需要,孟县(今河南省孟州市)黄河修防段的职工队伍不断壮大,新职工参加黄河治理工作的热情高、干劲大,可防汛抢险技术却跟不上。技术干部耿石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老工人进行沟通交流,和工人一道参加防汛抢险。同时,他积极收集第一手资料,把自己掌握的防汛抢险、查险知识同实际的查险、抢险工作密切结合,开始编写孟县黄河修防段《防汛抢险手册》。

  当时是6月,天气炎热,再加上逯村工地条件比较差,给编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耿石民不怕苦、能吃苦,利用中午和晚上进行编写,桌子上放一把芭蕉扇和一碗凉开水,晚上往往写到12点左右。经过20天的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防汛抢险手册》初稿的编写工作。

  初稿内容包括:拴绳、打家伙桩、搂厢、进埽等几个方面,还有简单的示意图。他拿着初稿让老工人看,提建议;让技术人员看,搞鉴定;让领导看,做定稿。经过“三让”定下终稿,内容基本上达到了“简明、易懂、好学、会用”的目标。

  终稿定下来了,为让职工们尽快看到,学会操作套路,保证在查险抢险中用得上,就必须把手册油印出来。因此,笔者就接受了刻蜡纸做油印的任务。

  用铁笔刻蜡纸油印,在当时是最流行的一种复印方法,速度快、效果好。一支铁笔、一块细纹钢板、一盒蜡纸、一台手推油印机,就能印出一张张一模一样的油印作品。一张刻好的蜡纸,一般能油印出50页至60页纸。在钢板上铺上蜡纸用铁笔刻字,是油印的一个主要工序,更是油印质量的关键。为了刻好蜡纸,耿石民讲了刻蜡纸的基本要领,笔者又多次到学校拜访老师,让他们作刻字和油印的示范。笔者又用学校废弃的蜡纸做各种试刻、试印,进一步掌握刻字和油印的操作程序。

  把一张几乎透明的蜡纸铺放在有特细纹的钢板上刻字,用力轻了刻不透,蜡面会印不出字迹,用力重力了会刻穿蜡面,印出的字会模糊不清。要掌握好力度,就必须做到心手一致,用力均匀。为了刻好蜡纸,早一天油印出清晰的《防汛抢险手册》,笔者就在一个清静的地方利用晚上刻字。刻写时,集中精力,心里想着这是防汛抢险工作的一项,使自己负有担当感和使命感,争取一次刻好,不出错,多出成果。刻写时胳膊酸了,就站起来捏捏放松一下;手指疼了,就多伸展几次缓解缓解。一想到大家都等着学,抢险等着用时,那些疲劳就消失了许多。为了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在刻写时,笔者采用手写体和印刷体字结合的方法,把重点内容用黑体和仿宋体刻写,从字面上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力,用层次感来强化记忆。

  油印是最后的一道工序,刻好的蜡纸要贴在网状的油印板上,还要贴平、贴实、没有皱纹;油墨要稀稠适宜,油墨浓了印的页数少,油墨稀了字迹不清晰;推油滚时用力平稳,用力大了蜡纸会被推破或字迹模糊,用力轻了字体看不清楚,只有用心、专注才能油印出清晰的字体。

  一张张印有防汛抢险技术的油印纸印出来了,并装订成册。拿着还有油墨味的手册让职工们看,大家都很满意。就是这样,孟县黄河修防段自编的《防汛抢险手册》和工人们见面了。

  这是笔者第一次用铁笔刻字油印,为黄河防汛抢险助力,也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认识了黄河抢险中的“双头人”“三星连环”和“捆枕搂厢”,对黄河防汛抢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编辑:仝瑶

作者: 文/曹思新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