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八面山

在湘西和渝东,有一座界山,叫八面山,它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南,西与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接壤,是湖南通向渝东的一道天然屏障。
八面山坐落在与千年酉水相伴的里耶古镇,酉水是土家人的母亲河,也是当年运送秦军入境的交通要道,这些星罗棋布的水系,像地球的毛细血管,把文明输送到每一处人类可及的地方。在八面山,我们可以阅读高天流云,欣赏巫楚文化和土家族的摆手舞茅古斯等。站在高山之巅,山下就是文脉厚重的里耶古镇,是秦简和酉水。遥想当年,在烈日下戍边的士兵、奔波的邮差,他们踮起脚尖,抬头眺望八面山时的场景。八面山是土家人心中的圣山,土家人唤八面山为“树母卜”,“树母”土家语意为祖先,“卜”代表船,八面山是土家人心中的祖先船,也是土家人生命的源头。传说洪天大荒时,土家族始祖补所、雍尼兄妹乘坐的土家方舟渡过齐天大水后,漂泊到武陵山中化为今天的八面山,为繁衍生息,补所、雍尼兄妹奉上苍旨意成亲,让人间重新充满生机。八面山由八根大柱顶起,柱子间盘着龙王,守护着这艘石化了的八面山船和世间苍生。八面山从此成为土家人的圣山,是游弋于武陵山脉浮云大雾中土家族人的一艘精神航母。
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和电影《湘西剿匪记》中发生的故事原型大多源于八面山剿匪的真实历史事件。八面山只有小岩门、望乡台、西眉峡等几个口子可以进入。一人当关,万夫莫开。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41师422团从龙山县城出发来到里耶镇进剿盘踞在八面山燕子洞刚被国民党收编的暂六师残匪。由于地势险要,工事坚固,解放军激战多日都没有攻下。于是,进攻部队改变战术,在一天夜晚,派出一个尖刀排,由当地熟悉地形的老乡带路,从小岩门的石壁上攀藤而上,绕至大岩门卡口后侧潜伏。次日天明时,解放军如神兵天降,前后夹攻,守卡匪徒败退。422团主力突破大岩门防线后,山上山下配合,终于拿下了一个个岩口。剿匪的最后战场是燕子洞,剿匪成功后,八面山的子弟们踊跃加入了革命队伍。在八面山上,洒下了无数土家儿女的革命鲜血,同时,八面山也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土家儿女的深厚情谊,军民鱼水情自此代代相传。
八面山以其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享誉中外。奇峰、溶洞、阴河、绝壁、天坑、天斩、天桥、石林、云山、雾海、瀑布、高山湖泊等星罗棋布,境内气候资源独特,自然风光旖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山草丰茂,马羊成群,燕子洞、杯子岩、自生桥等自然景观犹鬼斧神工,神俊奇绝。云山雾海、日出日落是八面山最具特色的胜景,这是沈从文笔下的“别一个国度”,是从历史的天空滑落的蓬莱仙境。
夜深山静的时候,听一听从悬崖古庙遗址传来的缥缈钟声,一切终将释怀……
编辑:胡霞 慕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