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有约 赴一场科普盛宴

9月的三晋大地,秋阳沐野,黄河奔腾。
11日上午,以“科普晋彩·黄河有约”为主题的山西黄河科普讲解优秀作品汇展活动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受邀嘉宾及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师生300余人如期而至,共享科普盛宴,感受科普魅力。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治理黄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首个全国科普月的积极响应,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推动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活动牵头单位山西河务局局长陈晓磊表示。
跨界协同是此次科普活动的一大亮点。汇展活动由山西河务局联合山西省水利学会、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市科协共同举办。讲解员由黄委国科局、山西河务局、运城市科协推荐,并邀请黄委及山西省水利系统多单位参与,形成跨地域、跨机构的科普合力。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皖东说:“此次活动创新突破传统科普单向传播模式,构建起多元协同的科普新生态,为黄河流域科普事业提供新思路。我们负责现场策划与场地支持,河务局协调选手和专家,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让科普之声传得更广更远。”
“通过现代化技术,将我们的母亲河‘装’进计算机、赋予智慧,模拟水流、泥沙运动等各种情况,形成预案方案,为黄河保护治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持。”孙凯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数字孪生技术如何重塑防洪体系,身后的大屏幕同步展现虚拟黄河的壮观景象。
《抛砖筑坝:栗毓美的治河创新》以“穿越时空”手法,还原清代官员用砖坝技术治患的场景;《黄河河口保护治理的东方智慧》阐释“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古老谋略如何让河口湿地重焕生机;《“吃泥沙长土地”的神奇坝》拆解水利工程“化沙为宝”的科学原理……受邀的13名讲解员中,10名通过多元化讲解与多媒体展示,围绕黄河治理、政策法规、数字孪生水利及山西水文化等主题精彩呈现,让听众既收获治河科学知识,又接受精神洗礼,在心中播下护河种子。
“青年具有开展科普的独特优势——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能快速响应社会需求,且善于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科普效果特别好,要充分发挥青年一代在科学普及中的生力军作用。”山西河务局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局长潘正彬介绍,此前该局组织职工进行科普讲解比赛,青年职工踊跃报名,27名选手参加比赛,前7名参加此次汇展。
“做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我希望创作出更多作品,让科普‘活’起来。”“科普活动接地气、有活力,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更加关注黄河、了解黄河,支持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尽己所能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贡献力量。”……现场观众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相信,每一段生动的讲述,都能在观众心中播下一颗科普的种子。这颗种子也将通过大家的分享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让更多人知河、爱河、护河。
“我们将以此次汇展为契机,继续深化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努力搭建开放、共享、创新的水利科普交流平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陈晓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