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三门峡黄河生态廊道施工现场惊现前期仰韶文化遗址

三门峡黄河生态廊道施工现场惊现前期仰韶文化遗址

【字体:      】     打印      2021-04-01 08:30      来源:  

  随着3月三门峡大坝下游至渑池沿黄生态廊道全面开工,在赵里河段施工现场热心群众发现,几处6500年左右前期仰韶文化遗址和1937年国民革命抗战防御设施地道遗迹,两处遗迹已经被施工方破坏,三门峡市文物局刑侦科接到举报后,于25号紧急前往实地查看,并在当天向施工单位下发紧急停工整改通知书,目前此段还处于停工整改状态。

 
 

  仰韶文化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跨度约距今7000至4700年,长达两千多年,它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被称为“仰韶时代”。仰韶文化大体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

 
 

  回顾历史,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 故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属新石器时代中 期文化,早于龙山文化,延续时间较长,距 今约六七千年。仰韶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辅以 渔猎和家畜伺养。

 

  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 主,打制石器仍占一定数量,骨器相当精致。 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沙红褐陶为主 。

 

  仰韶文化遗址的面积都比较大,地下灰 层也较厚,可见当时的人们有长期定居的习 惯,且有集中的大村落。

 

  仰韶文化也是我国史前影响最深远的黄河流域文化。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现代中国的根基深植于遥远的史前时期,是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中国史前文化长期发展,可称之为“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简称“早期中国”。

作者: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