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黄河三门峡》研究展在苏州开展
吴作人《黄河三门峡》研究展在苏州开展

本站讯 9月28日,“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黄河三门峡》研究展”在苏州的吴作人艺术馆开展,共展出吴作人作品18件,文献资料110件。这是吴作人艺术馆对吴作人艺术实践与成就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公司和中国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派代表参加了开展仪式并同展出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吴作人的亲属代表和《新民晚报》《美术报》等多家媒体见证了研究展开展。
吴作人是新中国美术界巨匠,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55年和1959年,吴作人先后两次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地考察写生,不仅做了大量写生速写,回京后还创作了多幅油画作品,其中2幅油画代表作品和4幅速写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在展览现场,吴作人先生的女儿萧慧与大家分享了作品《黄河三门峡》的创作背景。“1955年,父亲前往考察三门峡大坝的建设情况,很是激动,充满创作激情,当即决定要把眼前的壮丽场景画下来。”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举世瞩目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也引来了全国各地许多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小说、音乐和美术作品,如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吴作人的《黄河三部曲》之一、之二,刘文全的二胡与钢琴结合经典之作《三门峡畅想曲》等。
据了解,为办好此次展览,吴作人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曾亲赴三门峡市,详细了解和采访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者、亲历者,现场实地察看了三门峡水利枢纽,收集展览素材。在展览现场,明珠集团和水电十一局的相关负责人结合画作和资料,详细介绍了当年建设三门峡工程时的动人场景,以及三门峡水利枢纽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参观展览的群众纷纷感叹,之前对三门峡了解不多,参观此次展览,对三门峡水利枢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
“吴作人先生作品研究展,既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大国工程建设成就,也反映了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和生活、艺术和社会的思考与探索。”吴作人艺术馆副馆长丁建中表示,吴作人先生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把握好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从艺术的高原迈向艺术的高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时代意义。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5月20日。(汪盛明 孙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