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保护黄河林带之我见

保护黄河林带之我见

【字体:      】     打印      2014-05-10 09:09      来源: 黄河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大事。对黄河来说,一是实施于1984年的青年黄河防护林工程。工程由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共同发起,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黄河沿岸的六省(区)青年参加,用了六七年时间,完成黄河两岸宽5千米、长3000千米的防护林带,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和自然环境。另外在实施于1999年的退耕还林工程中,黄河生态也受益多多。工程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几年来,黄河沿岸许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种上了林木,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后来,一些地方的黄河防护林和退耕林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我认为,损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极端天气,主要是干旱,不少地方常年大旱,有时几十天无雨,有时几个月无雨,有时甚至半年或一年无雨,许多树木干旱而死;一个是人为破坏,有的人在黄河林带和退耕林内放羊,啃伤树木,还有的挖沙取土,伤害树木。

我是山西省永济黄河河务局的职工,退休后在本地村里经营了5亩退耕还林坡地,全是沙质土,种植了花椒树。11年了,没有浇一次水,只是在坡地打土埂,不让一点雨水流失。就这样,花椒树基本上全部存活,且长势可以。说明依靠雨水,科学保水,树木是可以生存下来的。

因此,我建议,黄河沿岸人们要树立重视和保护黄河林带和退耕林的意识,一方面依靠雨水,科学保水;一方面对群众加强教育,不要在林带内放羊,乱挖乱砍。这样坚持下去,黄河防护林和退耕林是可以良性发展的,黄河生态环境也会逐渐改善。 

作者: 李春荣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