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 提能力 促实干 推动历城治黄工作再上新台阶
转作风 提能力 促实干 推动历城治黄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风建设决定事业成败。日前,山东河务局局长李群在局“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上指出:“作风建设年”活动主题是“讲规矩、抓落实、强作风、提能力”。开展本次活动,是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弘扬人民治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际成效,就要从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维度深刻认识和把握其意义;要结合历城黄河实际,深入检视作风方面问题,深入挖掘问题存在的根源,以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促进担当实干,助力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
找问题挖根源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在山东河务局动员部署会上,局长李群围绕法治意识不强、工作认真度不够、担当精神不足三个方面列举了当前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明确指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成为新阶段山东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问题的形成总有其原因,只有剖深析透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当前,历城河务局作风方面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一是由于信念不坚定和宗旨意识模糊形成官僚习性。官僚习性主要是党员干部的问题,是官僚主义不良作风侵染下形成的消极工作模式。由于信念不坚定和宗旨意识模糊,特别是受到社会上各种风险诱惑的侵袭和消极风气的浸染,党员干部难以保持原有的优良作风,并滋生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表现为爱摆架子、挥旗子、动嘴皮子,乱发号施令、当“甩手掌柜”,到处要人、借人干活,就是不愿意俯下身子自己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官僚习性一旦养成,容易满足既有成就,回避问题和矛盾,利己主义严重,对单位和职工不关心,进而产生不尊重实际的扭曲权力观和价值观。
二是由于封闭僵化和创新意识不强造成思维惯性。新形势下治黄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如果不能随着时代发展更新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故步自封和停滞不前的被动局面,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对上级决策部署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应付以求过关的情况;有的干部职工在执行过程中求真求实求精的劲头不足,学习钻研不深不透,工作开展无思路、无举措,规范意识、标准意识缺乏,工作习惯于按部就班,创新干劲不高。思维惯性所产生的“路径依赖”阻碍了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弱化了领导和工作能力,使应对风险、推动发展缺乏判断决策。
三是由于精神懈怠和贪图安逸生活导致工作惰性。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但随着治黄事业不断发展,生活和工作环境逐渐改善,部分干部职工工作惰性逐渐形成,容易滋生消极懈怠、贪图安逸生活的不良作风。这在基层单位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日常巡查责任制落实、维修养护不到位,怕苦怕累,消极应付,喊空口号,在执行决策、推进工作时,就是不愿干、不想干,使单位发展理念沦为空谈。
转作风提能力 推进作风建设落实落地
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效能,归根到底是靠人的能力、水平、作风。转作风提能力促担当,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大个”“根源”问题改起、从具体问题抓起,采取务实管用举措精准发力,切实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转作风提能力,基础在教育。作风出问题,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忽视了教育这个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深入开展作风教育。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要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在加强学习中不断改进作风,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要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效,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治黄实践中,推动事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树立为职工服务的理念,持续深化为职工办实事活动,建立“为职工办实事”长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职工的急事、难事、琐事,让干部职工在奋斗中有被关注、被认可、被呵护、被需要的感觉,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治黄工作中。
转作风提能力,重点在监督。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是推进作风建设的保障。应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监督视野和范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及时发现和纠正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干部职工权利行使到哪里、工作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要聚焦政治责任抓监督,推动上级决策部署件件落实、事事见效;聚焦担当尽责抓监督,对“躺平式”干部、“推拖绕”行为靶向施治;聚焦职工立场抓监督,重点解决职工难事、愁事;聚焦工作效能抓监督,严格责任落实、重点任务攻坚;聚焦清正廉洁抓监督,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一是开展“突击式”明察暗访。紧盯不遵守工作纪律、值班巡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突击开展明察暗访,针对发现问题点人点事通报批评。
二是实行“点题式”监督检查。聚焦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责任转嫁等作风突出问题,实行“点题交办、深挖细查、重点督办”工作机制,着力纠治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三是强化“一体化”预防惩治。大力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化风成俗。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教育一批,惩处一批,通报一批”,严防干部作风问题反弹回潮。
转作风提能力,关键在落实。抓作风,就是抓执行、抓落实、抓发展。转作风提能力,既要从任务出发,也要从问题出发,更要从面临的形势出发。要保持干劲,鼓舞斗志,砥砺初心,凝心聚力,努力做到压力倍增、动力倍增、干劲倍增、效率倍增、发展倍增。
抓落实,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重点,坚持结果导向,建立任务清单,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中提升本领、锤炼作风,努力交出优异答卷。要在查摆贯通、整改提高上见实效;在学干结合、提升能力上见实效;在务实重干、锤炼作风上见实效;在加强领导、严格督导上见实效,突出以上率下、严督实导,健全推进机制,营造浓厚氛围。
抓落实,贵在锚定先进、主动跳起摸高。要主动对标先进,举全局之力破解堵点痛点难点,干就干最好、当就当先进、争就争一流。要坚持精准发力、有序调度、攻坚克难、强力推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抓落实,根在聚焦重点、锻造一流作风。要通过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锻造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以思想破冰引领跨越发展;锻造担当作为、马上落实的工作作风,突出“快”字、“抢”字、“拼”字,用干事创业的高强度换来发展的加速度;锻造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双高六出”要求,切实提高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锻造坚守原则、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严督导、严检查、严考核、严问责,以一流的干部作风打造一流的工作环境。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作风改进永无止境。我们要把转作风、提能力、促担当的价值理念,落实到本职工作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努力营造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浓厚氛围,以作风建设成效充分展现黄河系统干部职工实干担当、勇于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