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干结合提能力 从严从实抓作风
学干结合提能力 从严从实抓作风

面对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就是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就是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只有不断在学干结合中练就过硬能力,以硬碰硬的整改举措促进实打实作风改变,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更好地担负起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2021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参观北大红楼、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时这样强调。对于我们治黄工作来说,治黄事业要发展,不仅要体现在物质积累和经济发展上,更应当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不能丢掉先辈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要不断学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发扬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努力当好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用强有力的措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不断转变作风、提高能力。
就转作风来说,一是要当好转变作风的“领头雁”。把自己摆进去,时刻在政治上保持清醒,认清加强作风建设的危机感、紧迫感,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要带头走在前面、干在前面,以过硬作风增添精神动力,把党员干部紧紧凝聚在一起,从而推进全局干部作风转变。二是当好转变作风的“推动人”。领导干部必须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担起来,对表现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理直气壮及时敲打,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三是当好转变作风的“践行者”。要始终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加强学习,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跟进学、经常学、反复学,真正学深悟透。要带头深入调研,多到一线去,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
就提能力来说,首先就是要提高政治能力。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有力制度保证。二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三是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我们还亟须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当前,我们的治黄事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过去几年间,黄河流域极端天气频发,尤其是2021年,黄河中下游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复杂,今后此类问题出现的概率还很大,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立足本职,我们要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认真做好对照检视。从总结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巡查值守、2021年黄河秋汛防御经验入手,找出工作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要强化预案编制,提前预估预案涉及的各类问题,结合辖区当前河道变化情况认真修订完善各类防洪预案,编制黄河超标准洪水应对预案、黄河防汛应急预案;要强化预演,立足实战,查找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提高各类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面对险情时分析研判、指挥决策能力,提高专业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要强化巡查值守,尤其在重点靠河位置,人员、设备、物资常备不懈,随时做好应对突发险情的准备;要提前谋划,积极与属地政府应急部门和辖区沿黄村镇沟通,落实群防队伍、争取资金完成汛前根石预加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提高应对险情的能力,确保辖区安全度汛。
当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党正面临着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严峻形势以及开启新征程的繁重任务,我们的治黄事业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塑造一支对党忠诚、敢于冲锋陷阵的队伍,塑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治黄干部队伍。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把上级决策部署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才能在奋力打造黄河保护治理事业“标杆”的新征程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