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秋季清障谨防“破窗效应”

秋季清障谨防“破窗效应”

【字体:      】     打印      2014-10-18 08:21      来源: 黄河网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而不去修补,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条人行道有些纸屑而无人打扫,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景区文物上如果有一人题词留念,很快就会有更多人“到此一游”,这就是“破窗效应”。

黄河防汛清障也如此。如果一开始打场晒粮、违章种植、放牧牛羊得不到及时制止,往往就会出现“破窗效应”、“攀比效应”,大量违章就会如雨后春笋,不仅会损害工程、影响防洪,而且清除这些违章还要消耗大量的执法成本。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沿黄农村经济的繁荣,集市贸易活动频繁,个别地方容易发生近堤贸易、近堤庙会、侵占工程等现象。这些违章现象一旦形成气候,因涉及人口多、牵扯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清障难度较大,严重危害工程完整和黄河防洪安全。对这些违章现象更要及早动手,防患未然,绝不能有“破窗”现象发生。

秋季是农作物收获季节,也是违规设障的高发季节。当前,基层治黄部门大都在紧张开展秋季清障工作。要搞好此项工作,需要提高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更要谨防“破窗效应”,把各类违章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事前严密防控。《水法》宣传不要仅仅局限于每年一度的“中国水周”、“全国法制宣传日”集中宣传,要在违章高发季节到来之前的时间节点掀起宣传高潮。不仅要利用贴标语、挂横幅、宣传车等传统手段,还要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不辞劳苦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让法律进村入户、入心入脑,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违规设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扩大监督阵容,使违章现象成为“过街之鼠”。

事中严厉打击。发现违章现象贵在早,发现越早,阻力越小,为此,要组建严密的防洪工程巡逻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检查与巡逻,巡查时重点盯防,加强沿堤村庄稠密段、集市贸易段、近堤垦殖易发段的监控,及早发现设障现象,发现一处制止一处,坚决打消违章户的侥幸心理。处理违章现象重在快,处理越快,工作就越主动,所以要切实加强水政执法和水利公安队伍建设,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顶风设障的设障户要坚持“露头就打”,依法给予严惩。给防汛工作造成损失者要运用法律手段追究法律责任,切实为黄河防汛“保驾护航”。

事后严防“反弹”。违规设障清除后,不能一走了之,要继续严密关注,保持“回头看”,必要时要杀个“回马枪”,防止违章现象“卷土重来”。发现“死灰复燃”迹象,要立即给予再次清除,将其“斩草除根”。同时,要规范整理案卷,总结清障工作,选出典型案例开展教育普法活动。依托沿黄村委会建立护堤(坝)模范村,充分利用所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现场教育、事实教育和警示教育,收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村,辐射一片”的良好效果。

作者: 刘纪安?田庆举    责编: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