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应成为美丽中国最重要的拼图
黄河应成为美丽中国最重要的拼图

党的十九大为未来中国描绘了一幅21世纪中叶的肖像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进入盛世中国新时代的当下,“美丽中国”的愿景让国人更加心向往之。
作为黄河人,自然而然地会想也会问,30多年后的黄河应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一个答案也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每一个黄河人的脑海和眼前——一条奔流不息健康永续的黄河。
虽地无太湖之丰腴、水无长江之浩荡,但是黄河理应成为美丽中国最重要的拼图,理由有三:特殊的历史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资源禀赋。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和灿烂文明的标识;黄河的重焕生机和健康永续也同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识。黄河流域地踞中国之“心腹”,经络东西南北,“心腹”不济,遑论四体 黄河流域环境生态的脆弱、水资源的短缺与经济战略资源的丰富所形成的极端反差,需要一条健康永续的黄河为其燮理阴阳。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那么,作为担负着“让母亲河健康永续”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黄河人,我们应该做什么又怎么做呢
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引导,把“生态优先”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完善新时代治黄方略;其次,要在凸显生态文明理念的总体治黄方略之下,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和实施方案;再次,通过依法行政、监督管理、工程调节、市场配置、科技助推等途径和手段,将维护黄河健康生命这一系统工程付诸实施,推向深入。2018年黄委召开的全河工作会议,已将明确新时代治黄方向、深化“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治黄思路,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大课题加以部署。
新年伊始,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党组通过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深入解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基本方略和“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治黄事业改革发展新思路新要求,提出了近期“强化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打算:一是开展“黄河生态带”课题研究,把生态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纳污红线考核,严格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监管和纳污限排管理,促进在管水用水过程中贯彻“保护优先”;三是开展黄河下游生态流量试点研究与调度实践,开展生态流量调度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估,谋划推进黄河功能性不断流研究;四是探索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近年来,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在黄河生态流量研究、黄河河口区域生态补水效益评估、黄河健康评估等方面开展的基础研究,将为其提供有力支撑。
“一条奔流不息健康永续的黄河”是所有黄河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黄河水资源管保护事业的直接责任与担当,而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队伍作为探路者,更需面对黄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复杂问题,创新思维,潜心深究,做到逢问有答、逢题得解,切实为“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
(作者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监察审计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