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黄科研工作的一些思考
对治黄科研工作的一些思考

科研与规划设计要加强合作
什么是规划设计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搞明白,规划设计是“规律+设计”,还是“规划+设计”。
科研要么很细,要么很粗。目前的原型测验很粗,粗到很多东西都没搞清楚,如:到底黄河河源到河口有多少水、有多少沙 兰州以上污染怎样 对下游影响如何
黄河河口镇到龙门河段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陕西省,这几个省(区)对黄河的要求过多,要根据国民经济状况,对该河段的水沙进行合理分配。
我担心,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不出20年还会出现类似三门峡水库的问题。
规划设计要与实际相结合,不能立功心切,水和沙怎么利用,没有统一的思想,但要有统一的考虑,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规划设计现在的问题很多,离休前我曾经说过,我要花30年时间写几本书,可惜现在精力不足了。
规划设计,黄河设计公司搞设计,黄科院搞研究,黄委财务局负责筹措资金,大家要合作起来,不能分开。
关于水库死水位问题
对多沙河流上建设的水库,要不要设计死水位,这个问题得好好考虑。水库设置死水位,相当于重新设置了一个侵蚀基准面。比如小浪底水库,设置死水位就意味着224米高程以下为死库容。如果死库容淤满了,沙也排不出去,我们该怎么办,要长远考虑。
黄河支流上建设的水库不能定死水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否则,死水位以下淤死了,就排不出沙了。
另外,我很担心小浪底水库走三门峡水库的老路——改建。弄不好,小浪底水库运用20年后要犯错误,不能只想着当下,要多想想今后怎么办 在三门峡问题上,不能说过去的决策者犯了错误,主要是在那个时期对泥沙问题的认识不足,但那也是花国家的钱呀。
现在黄河流经的各个省(区)各自为政,我建议成立黄河水利管理委员会,将河口镇到龙门区间的黄河统一管理起来。
学习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我很有感悟。治黄要上中下游统一考虑,过去、现在、将来要匹配。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黄河,着眼长远思考问题。
关于治黄方针方略
过去的治黄,我给它叫传统治黄,现在不能老沿用过去的思路了,泥沙是好东西,不是坏东西,不要把水、土看得太坏了,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好好研究它。把老前辈的治黄方针直接传承下来是不行的,要根据当前的形势,考虑如何利用泥沙。
黄河“治河、治水、治沙”的理念从大禹时期开始几乎没怎么变。水是人类之源,土是平原之本,不能总说沙不好,否则黄淮海平原如何来 不要总想水来了,人怎么办 要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来研究水和泥沙。
治河要有技术、有谋略,还要全面。规划设计既要从大的宏观处着眼,也要从精细处设计。像测验,本身就有10%到20%的误差。所以,我们要先从粗处定好框架,再细化各项工作,具体落到实处。
对于黄河下游河道,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初期、改建后,以及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后,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建议要开展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