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刻不容缓
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刻不容缓

目前,由于用水行为的不合理和无节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原因,一些农村地区可供使用的地表水资源日趋减少。地表水的衰减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依赖地下水资源,尤其是高效农业基本全部依赖地下水资源。与此同时,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以及高耗水生活设施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对农村用水提出了新的需求。这共同导致了地下水位的加速下降。
农村用水不仅影响到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关系到绝大多数人的生存与生活。解决好农村水问题,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刻不容缓。
首先,要在城乡统一、流域协调的背景下探讨农村水问题的出路。农村水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流域范围内的问题。在城乡的格局里,农村水问题又与城市水问题密切相连。所以,一要建立统一的利益制衡机制;二要改变将水问题分解为各个地区、各个局部的问题的做法,将农村水问题和城市水问题、上游水问题和下游水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
其次,寻找全新管水模式,扭转农村用水无约束状态。单门独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在农村工业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仍然未对纯农业用水、高效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加以区分,是目前农村水管理的另一个突出问题。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会进一步加剧农村的水资源危机,有必要寻找一个新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再次,要以生态利益为中心发展旱作农业。水是可再生的资源,水资源的供给量取决于现有水量和水循环速度。农村用水的无节制不仅仅在减少现有水资源量,还在破坏着水资源的再生环境。考虑是否减少灌溉面积、是否发展旱作农业时,已不能只是从工程水、经济水的角度出发,而是要站在生态利益的高度进行决策,这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需要。
最后,要积极探求农业用水资金新来源。发展旱作农业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如何补偿 发展节水技术的资金怎么筹集 从根本上讲,这些还得由盘活水资源来实现,即把部分水资源从投入产出低的农业转移到投入产出高的工业和城市,以提高用水效益。农民通过节水而赢利,无疑会进一步增加节水积极性。由此带来的良性循环,就可以造就除了国家投入和农民上缴之外的一个新的农业用水资金来源。由于节水是解决农村水危机最具有潜力的途径,所以有必要改变将用水资金重点投向开源(如兴修水利工程、打造机井)的做法。
总之,解决农村水资源危机是一个涉及观念、资金、技术、管理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其纳入到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综合考虑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因素,这一系统工程才能很好地建立起来,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