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心 王哲 |
冬日里的黄河,泛着冰霜光。
有这样一群人,天刚蒙蒙亮,从崔寨管理段的小楼出发,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巡查工作……
踏实肯干 放稳工程管理“压舱石”
济阳河务局崔寨管理段地处崔寨街道,横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与济阳区两个区域,堤线较长,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难度高。
“群众利益无小事,业务工作上需要多部门沟通协商。虽然路远,但我必须多跑几次。”在与地方对接上,不同于该局其他管理段,很多工作必须单独与先行区对接,这增加了不少难度。该段段长牛凯的汽车里程表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记录。
在牛凯的带领下,崔寨管理段党支部9名党员,在工程管理、民生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段上家住济南的职工在回家路上总是主动拾捡堤坝上的垃圾,不怕脏、不怕累,看似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改善了堤坝环境。2020年春季,在大柳店控导工程上,党员同志们争先挖树坑、运树苗、抬水桶,起早贪黑完成了大柳店控导上延工程的全面绿化工作。党员的精神,奉献的情怀,是不计报酬的“我为单位”,是有一份力发一道光。
“史家坞控导工程新建了一座大禹像,天好的时候,我们就领着孩子上这里转转。”附近的村民王大爷笑着说。2020年汛后,该段积极配合工管科开展了史家坞控导工程整修工作,对沿子石进行了更新,将联坝路硬化,完成了埽面的草皮更新。精妙绝伦的大禹像,笔直的水泥路,枝叶婆娑的柳树,史家坞控导工程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附近的大量居民前来游玩。
济阳黄河大禹治水雕塑
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崔寨管理段职工将“造福流域人民”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情感交融 吹响幸福单位“集结号”
走进崔寨管理段,整洁干净的庭院左侧是一片菜地,远远望去生机勃勃:小白菜绿油油,韭菜旺盛生长着,黄瓜沿着枝头攀援直上,散发着阵阵清香。
“2020年,段上又增种了桃树、梨树等,现在的菜篮子里不光有新鲜蔬菜还有可口瓜果。”该段段长牛凯介绍,“我们,还对厨房进行了整修,整治了排水系统,职工的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职工宿舍里,大到崭新的床铺、办公桌,小到烧水壶、笔记本,点点滴滴尽显单位对职工的温情与关怀。此外,段上还配有医疗保健箱,对职工进行急救知识讲座,还培养了一名专职急救员,保障职工生命健康。
崔寨管理段职工活动室
幸福单位建设不仅要提升硬件,还要有贴心的人文关怀。管理段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聆听职工意见,及时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积极与局里沟通,根据职工推荐购买了书籍充实了图书角;鼓励职工参加文体活动,职工于洪恩多次参加山东河务局、济南河务局的演出,荣获得济南黄河新春团拜会二等奖。
以关爱职工为着力点,努力提高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一桩桩一件件的贴心事,崔寨管理段将幸福单位建设落到实处。
筑梦不息 拧紧使命担当“责任链”
寒冬腊月,晨光熹微,崔寨管理段杜宪平正仔细维修着挖掘机。擦拭车身后,他打开前盖,更换机油滤芯,油污沾满了的双手,额头渗出的汗水。“维护设备这件事,我干了二十几年了。况且这台设备为我们的工程立下汗马功劳,可不能怠慢。”曾被评为“济南黄河优秀共产党员”的杜宪平说。在他看来,工匠精神就是端正对每件看似微不足道小事的态度,是对意志的锻炼,也是对心智的打磨。做好黄河工作,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正在修理机械的杜宪平
芳林陈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前辈的榜样作用下,“后浪”纷纷涌现。
“6月28日是我女儿的周岁生日。正值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期间,我送去了生日蛋糕,就匆匆忙忙回到了岗位。”全家福上少了牛凯的身影。“老同志年龄大了,夜间值守我怕他们吃不消,还是我来吧。”当兵出身的林仲林总冲在前面,24小时值班表上他的名字出现的次数最多。工程员王伟是段上的业务“骨干”,是防汛工作主力。测量滩唇出水高度、探测根石、观测水位……防汛一线总能找到他的身影。吴在勇可谓管理段防汛仓库的“活账本”,提起石料油料、救生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往往“一口清”,数量种类绝无差错……崔寨管理段年轻一代肯吃苦、懂业务、扛重活、敢担当,他们的成长使济阳治黄事业永葆生机。
建设幸福河,是国家赋予济阳黄河人的使命,也是他们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担使命,行远路,未来,济阳河务局崔寨管理段职工将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在建设幸福河的新征程上谱写坚守治黄一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