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主站首页

政务之窗
走进黄委规划计划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水政信息人事信息公告公报
新闻资讯
黄河要闻局院信息基层动态水事纵览流域瞭望热点专题网上展厅媒体关注纪实特写
在线服务
服务指南表格下载许可决定在线申报水情信息引黄供水实用工具
互动平台
政务咨询投诉举报黄河访谈民意征集建议评论邮箱电话政策解读
黄河文化
文化传真文学天地艺术博览大河胜迹历史走廊民风民俗文体协会
黄河一览
黄河概况流域地图枢纽工程黄河记事黄河问答引黄灌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纪实特写 > 正文

守护幸福之门

刘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入海之前,在滨州博兴县王旺庄拐了一道弯,恰好因为母亲河的这道臂弯,诞生了一颗闻名全国的璀璨明珠——打渔张引黄闸。

  1956年,打渔张灌区引黄闸建成,大规模开发利用黄河水造福滨州人民的序幕就此拉开。1989年,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作为工程渠首的打渔张引黄闸成为万千胶东人民心中的希望之源、幸福之门。

  30年间,58.49亿立方米黄河水源源不断奔向胶东地区。

  30年间,黄河人兴建水闸、调水管水、保护文化,用心守护着这座幸福之门。

攻坚克难 筑牢胶东希望之源

  沿博兴黄河堤防东行,远远看见一座气势雄伟的红色建筑物,便是打渔张灌区引黄闸。老闸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1981年,为适应防洪需要,渠首引黄闸改建,第二座闸位于原闸下游44米处。2019年,为适应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在原有的两闸之间建起了第三座引黄闸,形成了“三闸齐飞”的独特景观。

  为彻底扭转青岛地区水资源短缺困局,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打渔张闸引黄济青的工程方案,1989年11月25日工程建成通水;2013年,为进一步优化山东省水资源配置,胶东调水工程全线贯通。供水需求日益增长,水闸日趋老化,打渔张引黄闸除险加固迫在眉睫。

  2017年2月16日,元宵节刚过,在料峭春寒和飘舞的雪花中,打渔张引黄闸除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由山东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担任项目法人。

  施工正值春季用水高峰期,临时引水设施建设作为除险加固工程的前期重要组成部分,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为此,管理人员积极组织协调,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昼夜奋战,调运泵船、安装管道、架设电缆等一道道工序紧凑而又有条不紊地展开。期间,气温骤降、风雪交加,施工人员踩着湿滑的残雪,艰难地将调运的泵船布置到位;面对水泵损坏的紧急情况,施工人员顾不上休息,强忍疲乏与寒冷,凌晨进行现场抢修。经过全体人员共同努力,2月28日,黄河水从出水管中奔涌而出,临时供水设施建设初战告捷。

  与此同时,除险加固工程的主体施工也一刻未曾停歇。

  “工作面狭窄是主体施工面临的首要难题。” 工程管理办公室技术负责人刘立鹏介绍说,“施工场地在1956年涵闸和1981年涵闸之间,与后者底板相连,与前者相距不过10米,为减少开挖面,提高效率,工程实施90度直角垂直开挖来适应狭小的施工环境。施工中类似的困难不胜枚举。”

  困难面前,建设人员选择迎难而上。

  暗箱浇筑期间,为了避免两次浇筑中间留有施工缝的缺陷,14米高的暗箱,管理人员决定一次浇筑成型。“浇筑时正值夏天,施工人员要深入到模板中振捣工作。仅1米宽的密闭模板,充斥着振捣棒的轰鸣声、混凝土凝固产生的热浪。工人、机械连续作战,历经两天两夜,超高薄壁混凝土面最终得以一次浇筑成型。”

  “太不容易了。”回忆那段时光,刘立鹏用最朴素的5个字道出当时的艰辛。

  工程建设期间,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建设人员将“难点”锻造为“亮点”,在工程建设中实现了一项又一项突破与创新:地基处理方面,首次在闸前做了15米的截渗墙,翼墙下还利用围封式高喷桩进行地基加固,有效解决了地震作用下导致的地基液化,增加了结构的抗震安全度;进出口处扭曲面翼墙建设期间,技术人员在不断探索中,终于攻破了立模的难题,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解决了浆砌石扭曲面翼墙宜裂缝导致截渗破坏的缺陷。

  此外,项目部还和山东建筑大学进行合作,利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将钢筋、混凝土的配置可视化,研究施工方案时更为形象,“山东黄河打渔张引黄闸除险加固工程BIM技术应用”项目也荣获山东河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7年9月12日,打渔张引黄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专家组的通水验收,并于2019年12月5日通过山东河务局组织的竣工验收。

  打渔张引黄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完工,进一步保障了胶东供水的用水需求。至此,“鳞光双闸孤帆远”的独特水利景观升级为“三闸齐飞共听涛”,在一甲子的风雨中,打渔张引黄闸又迎来一个“新成员”。

科学调度 确保黄河水常润胶东

  曾经,拿着水桶排队打水,老少三辈用一盆水洗脸,缺水成为岛城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今,滚滚黄河水自打渔张引黄闸奔流直下,沿着引黄济青工程输水渠道,穿倒虹、跨渡槽、越泵站,流入青岛百姓人家,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勃勃生机。

  黄河的“红利”还不止于此。引黄工程调度运行期间,黄河水的渗透一方面回补地下,抬高地下水位,增加地下水补给;另一方面,渗水压制了咸水的入侵,改善了地下水生态,保护了生态环境,尤其昌邑、寒亭、寿光等北部沿海咸水地区受益明显。

  打渔张闸管所所长李德胜介绍说:“黄河水好还好在它的泥沙,丰富的泥沙可以将土壤中和,使板结的土地渐渐有了空隙,水沙合力起到了压碱作用,改良了渠道两岸的土地。”

  兴建打渔张,碱地变粮仓。黄河水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沿线Ô­±¾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了草长莺飞的富庶美丽之乡。

  追根溯源,这一切都与黄河水的科学管理与调度分不开。

  目前,打渔张引黄闸包括闸管所仅有8名职工。当问起职工的工作强度时,李德胜举了个小例子:“做好水闸的日常管理,我们需要整理的资料就有60多种:伸缩缝、测压管的观测记录、上下游水位记录表、测沙表、设备维修养护日志等,摞起来有这么高。”他用手比划着这摞资料的高度。

  准确详尽的资料背后,凝聚着基层人员的辛勤付出。每天两次测流、一次测沙,及时观测水位水情变化,水闸机器设备检查保养,闸区范围内卫生打扫……平凡而又繁杂的工作填满了闸管所职工的时间。

  16时,测流时间。远处悬索上的测流仪器已经开始工作,但测流室却大门紧锁。工作人员解释说:“2018年,我们启用了全自动测流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动化测流,只需在办公场所启动装置,整个测流可以自动完成,并计算输出数据。”

  “机器偶尔故障时,还是要采用传统的测流方式。测流工作每天要做两次,一年要做300多天。” 工作人员补充说。

  科技与传统的结合,让职工减轻了些许工作任务,但“坚守”是他们绕不开的关键词。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分严寒酷暑和白天黑夜,他们用坚守岗位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恪尽职守的精神风貌,诠释了黄河人应有的责任担当。

  上下同欲者胜。除了基层人员的精心管理,为确保引黄济青供水,管理单位科学的水量调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2018年6月,青岛市承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为保证青岛市供水安全,在打渔张引黄闸改建尚未完全竣工的情况下,抽水泵站自2月28日开始为青岛供水。依靠打渔张引黄闸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时,山东河务局全力做好相关工作,周密组织、精细调度,5月18日开启了道旭、胡楼、田山电灌站3条线路同时向青岛供水,日引黄河水500多万立方米,直到6月13日峰会结束,满足了峰会期间的用水需求。

  近年来,山东河务局通过科学调度、合理配置,克服黄河来水不足、沿黄地区用水量不断增加等困难,实现了由冬季供水到全年长时间持续供水,由单口门单线路供水到应急供水期间的多口门多线供水。近年来,随着胶东引黄调水工程的全线贯通,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6市,大幅度缓解了胶东乃至全省的水资源紧缺局面。

传承文化 沧桑老闸重焕容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历经沧桑巨变的打渔张引黄闸便有着诉说不完的故事。

  打渔张引黄闸并没有建在打渔张。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时,引黄闸最初选址在打渔张村附近,以“打渔张灌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上报了国家有关部门。后来,因王旺庄地处“S”形河道下端凹岸处,河水直冲引黄闸,能够多引水、少引沙,有关部门采纳了苏联专家意见,将渠首上移17公里至“王旺庄”险工段。但是,因为工程方案早已在国务院备案,不便再更改,打渔张的名称便延续至今。

  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著名书法家舒同,组织和领导了这一“全省最大的工程”,并题写了闸名“山东打渔张灌区引黄闸”。大河上下,以“灌区”命名引黄闸的,也仅此一处。

  鉴于打渔张引黄闸的历史价值,2017年在打渔张引黄闸除险加固工程中,还经过了一次重要的设计变更。

  “原本81年老闸的启闭机房及桥头堡、机架桥梁板等部位是要拆除的,但为了留存引黄水利工程历史记忆,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便申请在不影响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保留该闸历史原样,这才有了现在‘三闸齐飞’的独特景观。”刘立鹏讲道。

  如今,“三闸齐飞”已经成为了游人必看的景观。博兴县看准了这一资源,由渠首核心向南辐射,逐步建成了4条各具特色的风景带,打渔张森林公园应运而生。公园以田园风光为中心,园内森林繁茂,河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以“幽、静、秀、野、怡”为特色,集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特别是标准化堤防建成以后,交通更加便利,成为了远近驰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2013年12月,打渔张引黄灌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5年12月,获准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博兴县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与此同时,博兴河务局抓准时机融入地方文化发展,开展了大规模植树绿化美化工作,同时不断加大工程的日常管理力度,改善了工程面貌。如今,王旺庄险工以防洪工程为主体的黄河文化广场已初见规模。

  广场中,9块书本样式的石碑,刻印着黄河悠久的历史文化;蜿蜒的治黄成就长廊,记载着滨州治黄的独特贡献;怀抱婴儿、神态慈祥的“黄河母亲”雕像,仿佛正向后人诉说着“打渔张”这段传奇的故事。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新老三闸并肩而立,如同“祖孙三代”见证着打渔张引黄灌区的历史变迁,见证着一代一代黄河人“化黄河水害,兴黄河水利”的奋斗篇章,也将继续见证新时代幸福河水由幸福之门奔涌而出,润泽人民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5日 责任编辑:徐倩  来源:
网站简介 |  网站大事记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 14028857号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黄河网站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 黄委总机:0371-660201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编:450004 黄河网站电话: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